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山麓 shān lù
山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今 彭城 南有 项羽 凉马臺 。臺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 零陵县 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 清 唐孙华 《偕同年游西泾次友人韵》:“东山多市廛,往往背山麓。” 许地山 《女儿心》:“她没力量攀住草木,一任双脚滑溜下去,直到山麓。” ——《漢語大詞典》
水滨(水濱)shuǐ bīn
水边。《左传·僖公四年》:“ 昭王 之不復,君其问诸水滨。” 晋 王嘉 《拾遗记·周》:“水滨所以招问,《春秋》以为深贬。” 清 朱彝尊 《为乔侍读题画》诗之二:“三百 临安 树,移来种水滨。”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她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漢語大詞典》
竹木 zhú mù
(1).竹与树木。《左传·襄公十八年》:“ 刘难 、 士弱 率诸侯之师焚 申池 之竹木。”《汉书·地理志下》:“ 巴 、 蜀 、 广汉 本 南夷 , 秦 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 唐 孟郊 《游城南韩氏庄》:“清气润竹木,白光连虚空。”
(2).草名。萆薢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漢語大詞典》
(2).草名。萆薢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萆薢》。 ——《漢語大詞典》
阴 ( 陰 ) yīn
阴 [ yīn ]
-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268B)。
- 指“月亮”:太~(月亮)。~历。
- 带负电的:~电。~极。~离子。
- 云层较厚,遮住阳光:~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
- 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面。~干(gān)。~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
- 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
- 背地捣鬼,险恶:~谋。~毒。
- 指冥间:~间。~司。~曹地府。
- 凹进的:~文图章。~识(即阴文)。
- 指时间:光~。惜寸~。
- 生殖器:~部。~道。~茎。~囊。
- 姓。
我侬(我儂)wǒ nóng
方言。我。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七:“ 王老 小儿吹笛看,我儂试舞尔儂看。”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中:“ 武肃 ( 钱鏐 )觉其欢意不甚浹洽,再酌酒,高揭 吴 喉唱山歌以见意。词曰:‘你辈见儂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儂心子里。’” 明 杨基 《白头母吟》:“母言我儂年少时,夫妻种花花绕蹊。” ——《漢語大詞典》
懒 ( 懶 ) lǎn
懒 [ lǎn ]
- 怠惰,与“勤”相对:~汉。~怠。~散。~洋洋。
- 疲倦,没力气:伸~腰。浑身酸~。
养 ( 養 ) yǎng
养 [ yǎng ]
-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
-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
- 生育,生小孩儿。
-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
- 教育,训练:培~。教~。
-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
- 保护修补:~路。
静居 jìng jū
(1).安静地闲居。《庄子·盗跖》:“静居则溺,体泽则冯。” 成玄英 疏:“安静闲居则其体沉溺。”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上》:“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於庭,而就火之光於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静居以嘆凤,临衢以泣麟。”
(2).谓隐居静修。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二二回:“ 圆圆 知无可挽回,便于次晨起来,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静居。” ——《漢語大詞典》
(2).谓隐居静修。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二二回:“ 圆圆 知无可挽回,便于次晨起来,向 三桂 前求一僻室静居。” ——《漢語大詞典》
深 shēn《國語辭典》
深 [ shēn ]
形- 从高到下,从表面到底部的距离很大。与「浅」相反。如:「深海」、「深渊」。
- 高奥、精微。如:「他这句话的用意很深。」
- 浓厚。如:「一往情深」、「深蓝色」。
- 形容时间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 茂盛。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很、非常。如:「深得人缘」、「深加赞美」。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