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徒自苦,寒暑暗相磨。

曾丰宋代〕《过达磨泉缅怀东坡

分野秦南海,城池汉尉佗。
功名徒自苦,寒暑暗相磨。
破寺容僧少,枯松阅士多。
我来空想象,百世一东坡。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功名自苦寒暑暗相

功名 gōng míng
(1).功业和名声。《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成玄英 疏:“削除圣迹,损弃权势,岂存情於功绩,以留意於名誉!”《史记·管晏列传》:“吾幽囚受辱, 鲍叔 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宋 岳飞 《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续范亭 《莫干山》诗:“寳剑不存池水沸,三十功名赋等闲。”
(2).旧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二三能解事。” 巴金 《家》十三:“他从前怎样苦学出身,得到功名,做了多年的官。”  ——《漢語大詞典》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1.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1.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2.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3.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4.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1.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1.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2.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自苦 zì kǔ
自己受苦;自寻苦恼。《书·盘庚中》:“尔惟自鞠自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 久之不乐,曰:‘ 长卿 第俱如 临邛 ,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后汉书·仲长统传》:“而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间,无所益损於风俗也。”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何其不一干圣主,効智出奇,何栖栖默默,自苦若斯?” 清 谭嗣同 《别意》诗:“为君歌,为君舞,君第行,毋自苦!”  ——《漢語大詞典》
寒暑 hán shǔ
(1).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易·繫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高亨 注:“此句指……已经过一个寒暑,即一年。”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二:“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宋 王得臣 《麈史·序》:“予年甫成童,亲命从学於京师,凡十閲寒暑,如窃一第。” 郭小川 《夜进塔里木》诗:“三五九旅哟,一别二十寒暑。”
(2).冷和热;寒气和暑气。《左传·襄公十七年》:“吾儕小人皆有闔庐以避燥湿寒暑。”《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乌铜提研》:“铸金为觚,提携颠倒。时措之宜,发於隐奥。寒暑燥湿,不改其操。”《红楼梦》第九九回:“ 贾母 等一则怕他招受寒暑,二则恐他睹景伤情。”
(3).指彼此问候起居寒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张 遂诣 刘 , 刘 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 唐 韦应物 《相逢行》:“邂逅两相逢,别来问寒暑。”
(4).犹言翻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凶》:“﹝ 刘子振 ﹞尤好陵轢同道,詆訐公卿。不耻干索州县,稍不如意,立致寒暑;以至就试明庭,稠人广众,罕有与之谈者。”  ——《漢語大詞典》
暗相
北史齐高祖神武帝纪与怀朔省事云中司马子如及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为奔走之友怀朔户曹史孙腾外兵史侯景亦相友结刘贵常得一白鹰与神武及尉景蔡俊子如贾显智等猎于沃野见一赤兔每搏辄逸遂至迥泽泽中有茅屋将奔入有狗自屋中出噬之鹰兔俱死神武怒以鸣镝射之狗毙屋中乃有二人出持神武襟甚急其母两目盲曳杖呵其二子曰何故触大家出瓮中酒烹羊以待客因自言善暗相遍扪诸人言皆贵而指麾俱由神武  ——《分类字锦》
磨 mó/mò《國語辭典》

磨 [ mó ]

  1. 摩擦而使物品光滑或锐利。如:「磨光」、「磨刀」。
  2. 将物研细。如:「磨细」、「磨粉」、「磨墨」。
  3. 消灭、泯灭。《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呜呼!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4. 纠缠不休。如:「你真是会磨,竟然让他答应了!」《三侠五义·第五回》:「连包兴在旁也由的暗笑:『老爷今日叫疯子磨住了。』」
  1. 艰难、阻碍。如:「好事多磨」。
  1. 纠缠不休的。如:「磨功」。

磨 [ mò ]

  1. 两块圆形的石盘相合,当中有轴,推转上面一石,用来碾碎谷物的器具。如:「石磨」、「磨房」。也称为「磨 盘」。
  1. 推动磨子将谷物碾平。如:「磨豆腐」、「磨豆浆」。
  2. 掉转,多指车辆。如:「巷子太窄,没法子磨车。」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