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望道 wàng dào
谓敬慕有道之人。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五:“ 汤 之执中立贤,与 文 之视民望道, 武 之不泄不忘,并非事也,心也。” ——《漢語大詞典》
渺 miǎo《國語辭典》
渺 [ miǎo ]
形- 微小、细小。如:「微渺」、「渺小」。
- 模糊不清,难以预期掌握的。如:「渺若烟云」、「音信渺茫」。
- 动荡、飘流。唐·吴融〈情〉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消逝。如:「仙人已渺」。《聊斋志异·卷七·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逾远(逾遠)yú yuǎn
亦作“踰远”。
(1).远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有肆险以稟朔,或踰远而纳賮。” 李善 注引《孟子》:“有远行者必以賮。”
(2).犹遥远。 晋 潘岳 《寡妇赋》:“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昔有苾芻,勤励心身,屏居修定,岁月逾远,不证圣果。” 廖平 《〈群经大义〉序》:“方今去古逾远,史册政典,日新月积,数十百倍於经传。” ——《漢語大詞典》
(1).远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有肆险以稟朔,或踰远而纳賮。” 李善 注引《孟子》:“有远行者必以賮。”
(2).犹遥远。 晋 潘岳 《寡妇赋》:“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昔有苾芻,勤励心身,屏居修定,岁月逾远,不证圣果。” 廖平 《〈群经大义〉序》:“方今去古逾远,史册政典,日新月积,数十百倍於经传。” ——《漢語大詞典》
浮生 fú shēng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漢語大詞典》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形-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暂寓(暫寓)zàn yù
犹暂来。 宋 苏轼 《和陶还旧居》:“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宋 陆游 《初夏杂兴》诗之三:“咄咄无穷事,腾腾暂寓身。”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