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渺云外,竑议涉唐汉。

王之道宋代〕《次韵陈勉仲登群山观

十年放江湖,亲朋益疏散。
不知跬步间,游览有奇观。
因君寄新诗,心目益凄断。
东城俯荻洲,下有鱼鸟乱。
想见江南山,终日对书案。
小立筇杖倚,兀坐葛巾岸。
高情渺云外,竑议涉唐汉。
嗟予衰且老,儿辈逼婚冠。
岂复敢言诗,观诗重增叹。
舂容来大轴,玩味起顽懦。
穷愁欲谁知,富贵当自断。
探虎愧吕蒙,思鲈抗张翰。
别来能几时,鬓发暗凋换。
养成杜甫懒,甘作元结漫。
何当遂拂衣,疲马解韁绊。
卜邻大期东,携酒日相看。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高情云外竑议唐汉

高情 gāo qíng
(1).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 宋 梅尧臣 《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 苏 倩,高情想遁 林 。” 朱东润 校:“遁 林 ,诸本皆作‘遁’。 冒广生 校作‘道’。”按, 道林 , 支道林 , 晋 时高僧。 明 李东阳 《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 祖生 ,割席效 管寧 。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
(2).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西洋人可就没有这么高情雅量,他们不喜欢蝙蝠。”
(3).敬词。深厚的情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承老丈与令甥如此高情,小生岂敢不受人提挈!”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容徐徐亲麈,乞为叱谢高情,缕缕感愧,率復不尽。”  ——《漢語大詞典》
渺 miǎo《國語辭典》

渺 [ miǎo ]

  1. 微小、细小。如:「微渺」、「渺小」。
  1. 模糊不清,难以预期掌握的。如:「渺若烟云」、「音信渺茫」。
  1. 动荡、飘流。唐·吴融〈情〉诗:「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消逝。如:「仙人已渺」。《聊斋志异·卷七·甄后》:「入室,则女已渺,呼妪问之,妪亦不知所去。」
云外(雲外)yún wài
(1).指高空。 隋 李播 《天象赋》:“动则飞跃於云外,止则盘縈於 汉 沂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龙鳞般云外飘,鹅毛般江上剪,蝶翅般风中旋。” 清 郑燮 《瑞鹤仙·官宦家》词:“笙歌云外迥。正烛烂星明,花深夜永。”
(2).高山之上。亦指世外。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遐想云外寺,峯峦渺相望。” 宋 吴文英 《齐天乐》词:“流红江上去远,翠尊曾共醉,云外别墅。” 元 虞集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诗之二:“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3).比喻仙境。 宋 吴文英 《浣溪沙·春情》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宋 家铉翁 《念奴娇·中秋纪梦》词:“縹緲琼宫,溟茫朱户,不与尘寰隔。翩然鹤下,时传云外消息。”  ——《漢語大詞典》
竑议(竑議)hóng yì
宏论。 明 黄宝 《贾谊〈新书〉序》:“故正言竑议,卓卓乎其奇伟,悠悠乎其深长,凿凿乎其有援据。”  ——《漢語大詞典》
涉 shè《國語辭典》

涉 [ shè ]

  1. 徒步渡水。如:「跋山涉水」。宋·陆游〈秋郊有怀〉诗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浅可涉。」
  2. 乘船渡水。《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韩愈〈闵已赋〉:「行舟楫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3. 经历。如:「涉险」、「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厉士利械,则涉难而不匮。」
  4. 牵连、相关。如:「牵涉」、「涉嫌」。《南史·卷一五·刘穆之传》:「目览词讼,手答牋书,耳行听受,口并酬应,不相参涉,皆悉赡举。」
  5. 进入、陷入。如:「涉足」。《左传·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6. 泛读、博览。如:「涉猎群书」。宋·王安石〈祭韩钦圣学士文〉:「纷百家兮并涉,超独怀兮道德。」
  1. 姓。如宋代有涉纬。
唐汉(唐汉)
夏竦表纵观唐汉之大猷备举黄虞之故实  ——《韵府拾遗 翰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