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李白〔唐代〕《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扫荡(掃盪)sǎo dàng
亦作“ 扫盪 ”。 扫除涤荡;荡平。《晋书·刘琨传》:“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復圣主,扫荡讎耻。”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云骑乱 汉 南, 纪 郢 皆扫盪。”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扫荡妖孽,廓清寰宇。” 宋 王安石 《〈周礼〉义序》:“太平之遗跡,扫荡几尽,学者所见,无復全经。” 明 何景明 《陇石行送徐少参》诗:“圣朝扫盪无烽烟,射猎之地为桑田。”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经过两昼夜的扫荡战,消灭了二十二军两个团。” ——《漢語大詞典》
六合 liù hé
(1).天地四方;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成玄英 疏:“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其大不可以六合阶,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 唐 韩愈 《忽忽》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絶浮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惜求诸六合之外,失诸眉睫之前也。” 郭沫若 《访埃杂吟·弄舟尼罗河上》:“晴光弥六合,天气拟初秋。”
(2).天下;人世间。 汉 贾谊 《过秦论》:“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唐 李白 《古风》之三:“ 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清 潘耒 《赠杜于皇》诗:“男儿无家復无国,六合飘然一孤客。” 闻一多 《李白之死》:“我呢?不过那戏弄黄土的 女娲 散到六合里来底一颗尘沙!”
(3).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南齐书·礼志上》:“五行説十二辰为六合,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日辰合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视历復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新唐书·吕才传》:“ 长平 坑降卒,非俱犯三刑; 南阳 多近亲,非俱当六合。”《隋书·经籍志》有《六合婚嫁历》。参阅 宋 王逵 《蠡海集·历数类》。
(4).谓一年十二月中,各有两月在季节变化上有相对应的特点,名曰合,共六合。《淮南子·时则训》:“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孟春始赢,孟秋始缩;仲春始出,仲秋始内;季春大出,季秋大内;孟夏始缓,孟冬始急;仲夏至脩,仲冬至短;季夏德毕,季冬刑毕。”
(5).六壬(阴阳五行)占术中的十二神将之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人为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腾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壬十二神》:“六壬家又有贵人、腾虵、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攷《论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虽不详列十二之名,当与六壬家不异。”
(6).武术用语。少林拳有六合门,以精、气、神为内三合,手、眼、身为外三合,统称六合。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亦称六合。此外尚有六合枪,六合刀,同属六合门。 ——《漢語大詞典》
(2).天下;人世间。 汉 贾谊 《过秦论》:“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唐 李白 《古风》之三:“ 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清 潘耒 《赠杜于皇》诗:“男儿无家復无国,六合飘然一孤客。” 闻一多 《李白之死》:“我呢?不过那戏弄黄土的 女娲 散到六合里来底一颗尘沙!”
(3).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南齐书·礼志上》:“五行説十二辰为六合,寅与亥合,建寅月东耕,取月建与日辰合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视历復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新唐书·吕才传》:“ 长平 坑降卒,非俱犯三刑; 南阳 多近亲,非俱当六合。”《隋书·经籍志》有《六合婚嫁历》。参阅 宋 王逵 《蠡海集·历数类》。
(4).谓一年十二月中,各有两月在季节变化上有相对应的特点,名曰合,共六合。《淮南子·时则训》:“六合: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孟春始赢,孟秋始缩;仲春始出,仲秋始内;季春大出,季秋大内;孟夏始缓,孟冬始急;仲夏至脩,仲冬至短;季夏德毕,季冬刑毕。”
(5).六壬(阴阳五行)占术中的十二神将之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人为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腾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壬十二神》:“六壬家又有贵人、腾虵、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攷《论衡·解除篇》云:‘宅中主神有十二焉,青龙、白虎列十二位。’虽不详列十二之名,当与六壬家不异。”
(6).武术用语。少林拳有六合门,以精、气、神为内三合,手、眼、身为外三合,统称六合。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亦称六合。此外尚有六合枪,六合刀,同属六合门。 ——《漢語大詞典》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形-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 寂静。如:「冷清」、「清静」。
-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 整顿。如:「清党」、「肃清」。
-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 参见「血清 」条。
- 姓。如宋代有清贤。
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动-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 变成:成~。
- 是:十两~一斤。
- 治理,处理:~政。
- 被:~天下笑。
- 表示强调:大~恼火。
-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 姓。
-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 表目的:~了。~何。
- 对,向:不足~外人道。
- 帮助,卫护。
负霜(負霜)fù shuāng
(1).受霜;带霜。 南朝 宋 鲍照 《冬至》诗:“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负霜枯葵,虽思向日,委风黄叶,敢望霑春?”
(2).以松竹等受霜不凋喻坚贞不渝。《晋书·周虓传》:“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於地。” 唐 皎然 《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縹竹 湘 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漢語大詞典》
(2).以松竹等受霜不凋喻坚贞不渝。《晋书·周虓传》:“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於地。” 唐 皎然 《赋得竹如意送详师赴讲》:“縹竹 湘 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 ——《漢語大詞典》
草 cǎo《國語辭典》
草 [ cǎo ]
名- 草本植物的总称。如:「草木」、「花草」、「碧草如茵」。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是岁大旱,野无草。」
- 田野、荒野。如:「草泽」。《商君书·垦令》:「农不败而有余日,则草必垦矣。」
- 一种书法字体。如:「狂草」、「行草」。
- 底稿、文稿。如:「起草」、「拟草」。
- 姓。如汉代有草中。
- 马虎、粗率、不细腻。如:「潦草」。
- 初步的、尚未决定的。如:「草案」、「草图」、「草约」。
- 用草编成的。如:「草席」、「草绳」、「草履」。
- 用草搭盖的。如:「草棚」、「草房」、「草庵」。
- 起稿、拟订。《汉书·卷三○·艺文志》:「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晋书·卷八三·江逌传》:「冀以免咎,使太常博士草其制。」
- 草写。清·郑板桥〈清季野闻〉:「板桥却之不得,亦草『难得糊涂』,付之。」
- 草率。如:「草草了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六出》:「草办妆奁,粗陈筵席。」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