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宛 wǎn/yuān《國語辭典》
宛 [ wǎn ]
形- 曲折的。《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奔星更于闰闼,宛虹拖于楯轩。」唐·杜牧〈长安送友人游湖南〉诗:「楚南饶风烟,湘岸苦萦宛。」
- 弯、折。《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 仿佛、好像。如:「音容宛在」。《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宋·陆游〈舟中〉诗:「悠然沧洲趣,宛与尘世隔。」
- 姓。如明代有宛嘉祥。
宛 [ yuān ]
- 参见「[[大宛]]」条。
溪 xī《國語辭典》
溪 [ xī ]
名- 山间的小河流。后泛指小河。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唐·杜甫〈玉华宫〉诗:「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溪 [ qī ]
- (一)之又音。
霜夜 shuāng yè
结霜的夜晚;寒夜。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霜夜流唱,晓月升魄。” 宋 苏轼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明年诗客来弔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宋 晁补之 《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词:“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 ——《漢語大詞典》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副-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猿愁 yuán chóu
指猿哀鸣。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寂寂闻猿愁,行行看云收。” 唐 韩愈 《湘中》诗:“猿愁鱼涌水翻波,自古流传是 汨罗 。” ——《漢語大詞典》
去国(去國)qù guó
(1).离开本国。《礼记·曲礼下》:“去国三世,爵禄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国。”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狭 三閭 之丧江,矜 望诸 之去国。”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这次‘去国’的意义,差不多同‘出世’一样。”
(2).离开京都或朝廷。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灵运》诗:“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明史·王家屏传》:“ 家屏 柄国止半载,又强半杜门,以戇直去国,朝野惜焉。” 夏曾佑 《将改官出都》诗:“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充低徊去国身。”
(3).离开故乡。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有一居士,其先 蜀 人……去国流浪,在 江 淮 间。” ——《漢語大詞典》
(2).离开京都或朝廷。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灵运》诗:“去国还故里,幽门树蓬藜。”《明史·王家屏传》:“ 家屏 柄国止半载,又强半杜门,以戇直去国,朝野惜焉。” 夏曾佑 《将改官出都》诗:“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充低徊去国身。”
(3).离开故乡。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有一居士,其先 蜀 人……去国流浪,在 江 淮 间。”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 两端的距离:~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 生长,成长:~疮。
- 增加:~知识。
-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如 rú《國語辭典》
如 [ rú ]
动- 顺从、依照。如:「如约」、「如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晋·杜预·注:「如,从也。」
- 如同、好像。如:「爱人如己」、「数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往、至。如:「如厕」。《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
- 及、比得上。如:「远亲不如近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表示举例。如:「例如」、「譬如」。
- 于,表示比较。《吕氏春秋·仲秋纪·爱士》:「人之困穷,甚如饥寒。」
- 假若。《论语·述而》:「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镜花缘·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两个时辰。如再无花,就怨不得朕了。」
- 或者。《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表情形或状况。如:「突如其来」。《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如淳。
不系舟(不繫舟)bù xì zhōu
(1).比喻自由而无所牵挂。《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繫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一:“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 渭 上,泛如不繫舟。”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已是人间不繫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2).比喻漂泊无定。 唐 李白 《寄崔侍御》诗:“ 宛溪 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繫舟。” 唐 白居易 《想东游五十韵》:“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繫舟。” ——《漢語大詞典》
(2).比喻漂泊无定。 唐 李白 《寄崔侍御》诗:“ 宛溪 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繫舟。” 唐 白居易 《想东游五十韵》:“去去无程客,行行不繫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