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浣溪花日几回,多情应数向琴台。锦江春色归辞赋,分取长卿绝丽来。
猜你喜欢
风叶萧森乱夕阳,啾啾何处一声长。三声未断过三峡,无数哀猿尽断肠。
鸭翎铺前遇秋雨,独与宋生栖逆旅。坐门惝恍见老仙,剧谈气欲凌天宇。
袖中出剑秋水流,血点斑斑新报仇。我醉高歌宋生舞,洗尽人间千古愁。
老仙约我游太华,是夕当醉莲峰下。语终冉冉已云霄,万里秋风吹鹤驾。
我今伶俜践衰境,不如宋生弃家猛。西望临邛一慨然,青松偃尽丹炉冷。
放溜轻舠掠晚沙,时时波底碎秋霞。
清阴十里堪乘兴,疑到江东安道家。
质朴古风存,家连水竹村。旧蒙公子爱,兼得里人尊。
客至频倾酿,闲时自灌园。西楼有枕席,高卧任乾坤。
几度悲秋懒下堂,翠翘金凤为谁忘。重门尽日无人迹,只有阶前草自芳。
偶来松树下,高枕(zhěn)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译注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偶:偶然。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寒:指寒冷的冬天。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金布庄严地,花飞梵呗时。舌端谈孔雀,顶上集刍尼。
国寿祈天永,皇心体物慈。明当喜圆满,一月废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