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蝽

zhuī chūn
相关笔顺
相关组词
词语解释

 拼音:zhuī chūn 

词条内容:锥蝽(triatomine),又名锥猎蝽,半翅目异翅亚目猎蝽科锥蝽亚科昆虫的通称,因头狭长似锥而得名。其中家居吸血种类是传播美洲锥虫病的主要媒介。锥蝽也被称为“接吻虫”,这一听起来相当浪漫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独特的吸血方式。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
形态;锥蝽锥蝽成虫体长25mm上下,略呈椭圆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侧缘有红或黄斑。刺吸式口器,喙长,分3节,摄食时伸长,可直接自皮下毛细血管吸血,不用时弯入前胸腹面沟内。喙可与沟嵴摩擦,发出短促刺耳的声音。眼后部位变细似颈。前胸前狭后宽,足长。
生活史;锥蝽的发育过程为渐变态。生活史分卵、若虫及成虫 3个时期。卵白色,产于屋角、墙缝、地板裂缝或动物巢穴内。若虫似成虫而小,分5龄,从第2龄起有翅,但发育不完全。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2年。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吸血。白天若虫及成虫隐匿在墙缝或地板缝,夜出觅食,成虫还可藏于树洞内。锥蝽常吸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如狗、猫、鼠、蝙蝠、犰狳、松鼠、豚鼠、树懒、负鼠和人)的血,每次数分钟至半小时,同时排出少量粪滴于被叮咬动物的皮肤上,粪滴中若有寄生虫,即可经皮肤伤口或手指触抓携带至眼、口、鼻等部位侵入人体。在其间传播锥虫病。在人体主要叮咬暴露部位,特别是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外眦。许多种类常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故俗名“接吻虫”。
多数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荨麻疹。
传播疾病;锥蝽
锥蝽(点击查看更多)图册
能传播美洲锥虫病的锥蝽甚多,主要为栖于人类居所附近的种,如分布于中南美(如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的大锥蝽、骚扰锥蝽、长红锥蝽等。红带锥蝽在中国华南常见,叮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有的国家曾报道其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克氏锥虫,或认为南亚的红带锥蝽能传播黑热病。 
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锥虫属寄生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繁殖。大约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会出现心脏肥大或者肠肥大的症状,如果病情发作,病人会突然死亡。
锥蝽叮刺美洲锥虫病患者及保虫寄主时,将带有循环型锥虫鞭毛体的血液吸入消化道内,鞭毛体在其肠内发育为繁殖型锥虫鞭毛体并大量繁殖,1周后又成为循环型锥虫鞭毛体。锥蝽再次吸血时因吸血量多,腹后增高,促使排粪于被叮咬者的皮肤上,粪滴中的鞭毛体可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通过叮咬的伤口,通过附近皮肤的轻微擦伤,或经手指携带至眼、口、鼻部再通过完整的粘膜。锥蝽可维持此种感染性达二年之久。据推测,1835年达尔文在随“比格尔”号作环球旅行途中为骚扰锥蝽所咬,染上美洲锥虫病。
锥蝽 - 防治
防治的关键在于改善居住条件,消灭锥蝽藏匿孳生的场所,如填平居室、厩舍的墙缝、地板缝等,堵塞树洞。另外,喷洒狄氏剂等杀虫药,可杀灭居室、厩舍及动物巢穴中的锥蝽。应严防身上带有锥蝽成虫或若虫的猫、狗、鼠、蝙蝠等进入居室。
相关新闻;2012年5月,一种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的恐怖寄生虫病正在美洲蔓延。这种寄生虫能够在人体心脏中繁殖,导致感染者猝死。这种疾病学名美洲锥虫病(Chagas Disease),通过锥蝽(Triatome bug)传播。

常用组词
大家都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