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简体字:桥) 拼音: qiáo 注音:ㄑㄧㄠˊ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五笔86/98: STDK 仓颉:DHKB 郑码: FMJL 电码:2890
笔顺编号: 1234313425125251 四角号码:42927 UNICODE: 6A4B
基本字义
来自http://www.kuaic.com/zidian5 "qiáo ㄑㄧㄠˊ
- 见桥。
"
方言集汇
来自http://www.kuaic.com/zidian5 - 粤语:ki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kiau2[客语拼音字汇]kiau2kieu2[台湾四县腔]kieu2kiau2[客英字典]kiau2[宝安腔]kiau2[梅县腔]kiau2[沙头角腔]kiau2[陆丰腔]kiau3
《康熙字典》
来自http://www.kuaic.com/zidian5 - 《辰集中》《木字部》 ·橋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說文》水梁也。从木喬聲。喬高而曲也。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又懸繩以度曰絚橋。《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又器之有橫樑者曰橋。《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註》橋以庋笲。 又桔橰上衡也。《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又橋泄,嫚也。《荀子·榮辱篇》橋泄者,人之殃也。 又戾也。《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又木名。《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以喩父子。 又陽橋。《春秋》魯地。 又姓。《統譜》黃帝葬橋山,子孫守塚,因爲氏。《史記·貨殖傳》橋姚致馬千匹,牛倍之。 又《集韻》丘妖切,音蹺。《史記·河渠書》山行乗橋。《註》橋,一作��,直轅車也。 又《集韻》居勞切,音高。勁疾貌。《莊子·則陽篇》欲惡去就,於是橋起。 又《韻會》渠廟切,音嶠。《禮·曲禮》奉席如橋衡。《疏》左低右昂,如橋之衡。 又屈橋,壯健貌。《揚雄·河東賦》千乗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㟼。 又《正韻》古弔切,音叫。義同。 又《正韻》吉了切,音皎。《荀子·儒効篇》橋飾其情性。《前漢·武帝紀》陳湯橋發兵斬郅支。 又《集韻》居夭切,音矯。人名。秦有盛橋。*考證:〔《儀禮·士昏禮》筓加于橋。《註》橋以庋筓。〕 謹照原文兩筓字��改笲。
说文解字
来自http://www.kuaic.com/zidian5
English
来自http://www.kuaic.com/zidian5 bridge; beam, crosspi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