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

【词语】偷声

【拼音】tōu shēng
【解释】1.唐宋词曲术语。唐代绝句多配乐歌唱。歌唱常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偷声,即在一句中偷去一字。如唐张志和《渔歌子》词第三句青箬笠,绿蓑衣,刘禹锡《潇湘神词》第一句斑竹枝,斑竹枝,都是把七字句省去一字,分为三字二句。因而偷声﹑减字常连用。宋杨无咎《雨中花令》词:换羽移宫,偷声减字,不顾人肠断。清金农《五月二日吴孝廉瀚上舍濂招饮……醉成此诗》:君家兄弟工谱曲,减字偷声皆乐録。又古人依谱填词,虽有一定格式,但在声腔上仍可自由伸缩。如《木兰花》上下阕原是各押三个仄韵,后来填词者不但把上下阕的第三句各减去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就好象这个平韵是从别处偷取来的,所以叫偷声。新调《木兰花》因而另名《偷声木兰花》。2.形容暗地小声说话。



偷声相关汉字解释:


别人正在查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