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 |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
成语简拼 | bszs |
成语注音 | ㄅㄨˋ ㄕㄧˊ ㄓㄡ ㄙㄨˋ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反 义 词 | 卑躬屈膝 |
成语例子 |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 采薇》) |
成语谜语 | 最可笑的绝食 |
成语故事 |
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伯夷在父亲死后坚决不肯继承王位。后来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他也不愿出来为官,感到十分耻辱,就与弟弟叔齐决定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两人隐居在首阳山,专门靠吃采山上的野果及野菜而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