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语解释 |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
成语出处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
成语繁体 | 詞不達意 |
成语简拼 | cbdy |
成语注音 | ㄘㄧˊ ㄅㄨˋ ㄉㄚˊ ㄧˋ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词语不能确切表达意思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近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不,不能读作“bú”。 |
成语辨形 | 达,不能写作“答”;意,不能写作“义”。 |
成语辨析 | ~和“文不对题”;都有“语言或文辞表达不清”的意思。不同在于:“文不对题”;可指文章的内容与题目没有关系或发言与讨论的中心话题不符。~只指说或写的话不能把自己要说明的意思确切地表达出来。 |
近 义 词 | 言不尽意、拐弯抹角 |
反 义 词 | 酣畅淋漓、言必有中 |
成语例子 | 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
英语翻译 | 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
日语翻译 | ことばが意 (い)を尽 (つく)さない |
俄语翻译 | словá не выражáют истин-ного смысла |
成语谜语 | 罗马电信未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