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成語簡拼 | yzes |
成語注音 | ㄧˋ ㄗㄧˇ ㄦˊ ㄕㄧˊ |
成語拼音 | yì zǐ ér shí |
發音讀音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定語;形容災后的慘狀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析骸以爨、析骸易子 |
成語例子 | 有的是報告災荒的嚴重情形,充滿了“赤地千里”、“人煙斷絕”和“易子而食”等觸目驚心的字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楚莊王因宋國殺了楚國過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國,圍困宋國首都半年之久,并準備長久圍困下去,宋國人害怕了,宋王派元帥華元只身潛入楚國元帥子反的臥室,挾持子反說宋國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也不投降 |
引用地址:https://www.kuaic.com/zidian6/chengyu/12522.htm
簡體版本:https://www.kuaic.com/zidian2/MTI1Mj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