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鴆止渴

成語解釋

鴆: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的后果。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霍諝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成語簡拼 yzzk
成語注音 ㄧㄣˇ ㄓㄣˋ ㄓㄧˇ ㄎㄜˇ
成語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

發音讀音

飲鴆止渴發音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 鴆,不能讀作“hè”。
成語辨形 鴆,不能寫作“鳩”。
成語辨析 ~和“殺雞取卵”;都指只顧眼前需要。但“殺雞取卵”偏重損害了長遠利益。而~偏重指辦法有害;后果嚴重。

近義詞

饑不擇食急功近利

反義詞

從長計議

成語例子

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飲鴆止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英語翻譯 stop thirst by drinking poison senseless measure
日語翻譯 毒酒(どくしゅ)を飲(の)んで渇(かわ)きをいやす。後(あと)の禍(わざわ)いを考(かんが)えず危(あぶ)ない橋(はし)を渡(わた)る
俄語翻譯 утолять жáжду ядовитым зельем
其他語言 <德>Gift trinken,um den Durst zu stillen<法>
成語故事
  “飲鴆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卷四十八·霍谞傳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孫,徑路平易,位極州郡,日望征辟,亦無瑕穢纖介之累,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東漢時,有人于大將軍梁商之前,誣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刪改朝廷詔書,光為此而入獄。時年僅十五歲之霍谞上書予商,為光辯白。書曰:“光位極州長,素來奉公守法,無纖介之罪,縱于詔書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猶如人在饑時,以毒草來充饑;而于渴時,飲鴆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喪,焉可為哉?”商閱書后,甚覺有理,呈于皇上。未幾,光免罪獲釋。


引用地址:https://www.kuaic.com/zidian6/chengyu/12547.htm

簡體版本:https://www.kuaic.com/zidian2/MTI1NDc=.htm


上一個成語: 引領而望 下一個成語: 衣缽相傳


正在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