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 勞:勞累;勞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氣卻沒有成效。 |
---|---|
成語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
成語簡拼 | lewg |
成語注音 | ㄌㄠˊ ㄦˊ ㄨˊ ㄍㄨㄙ |
成語拼音 | láo ér wú gōng |
發音讀音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語 |
成語用法 |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評價一個人做事的效果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成語 |
產生年代 | 古代成語 |
成語正音 | 勞,不能讀作“lāo”。 |
成語辨形 | 功,不能寫作“工”。 |
成語辨析 | ~和“徒勞無益”;都有“費力不討好”的意思。但~偏重在沒有功效和功勞;往往是他人評說;“徒勞無益”強調白費功夫而沒有收到利益。 |
近義詞 | 水中撈月、枉費心機 |
反義詞 | 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
成語例子 | 不注意科學,一味地蠻干,結果必定是勞而無功。 |
英語翻譯 | toil in vain |
日語翻譯 | 労して功なし |
俄語翻譯 | напрáсный труд |
其他語言 | <德>verlorene Mühe <vergebliche Bemühung><法>perdre sa peine |
成語謎語 | 掃雪填井 |
歇 后 語 | 諸葛亮六出祁山 |
成語故事 |
孔子作為有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極力主張以仁義道德來治理國家,恢復過去周朝的禮制。他認為統治者只要用“仁義”來感化百姓,處理諸侯國之間的關系,恢復禮制,天下就會安定。為此他曾周游列國,向各諸侯國國君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并請他們采納。遺憾的是,他的那些政治主張并不像他的教學見解那樣受人敬佩和歡迎,到處碰壁。孔子的學生顏回便去問魯國一個叫太師金的官吏:“我的老師孔子到處游說,勸人家接受他的主張,可是到處碰壁。這次去衛國,你看情況會怎樣?”大師金搖搖頭說:“我看還是不行。現在戰亂四起,各國國君為爭地盤都在忙于打仗,對你老師的‘仁義道德’那一套非常反感,誰會去聽那些不合時宜的說教呢?如蔡、陳兩國就是如此。如果到衛國去游說,肯定不會有什么好結果。”太師金又舉例作進二步解釋:“船在水里是最好的運輸工具;車是陸上最好的運輸工具。如果硬要把船弄到陸上來運貨,那是白費力氣,勞而無功。你的老師要去衛國游說,好比是把船弄到陸上去運貨一樣,其結果,必然是勞而無功,可能還會招災惹禍。你們不要忘了去陳國的教訓,那時你們到陳國不是沒人理睬,而且七天弄不到飯吃嗎?” |
引用地址:https://www.kuaic.com/zidian6/chengyu/8049.htm
簡體版本:https://www.kuaic.com/zidian2/ODA0O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