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 di mao詞語解釋:
在地理學中也稱“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態。由內力作用(地殼運動、火山活動、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風、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態分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為構造地貌(高大的山脈、斷陷盆地、火山等)、侵蝕地貌(河流峽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積地貌(沖積扇、江心洲、火山錐等)等。
相關解釋:
山脈:由若干條線狀延伸的相鄰山嶺組成的山體。如中國的陰山山脈、昆侖山脈等。
冰川:極地或高山地區沿地面運動的巨大冰體。現代冰川覆蓋的總面積約1630萬平方千米,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可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岳冰川。
地形:①在地理學中,地形即“地貌”。
②在測繪學中,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態(地貌)和地表所有固定物體(如房屋、橋梁、道路)的總稱。
內力作用:指由地球內部營力(如溫度、壓力等)所引起的地質作用。包括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等。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形如盆狀的地表形態。世界最大的盆地為剛果盆地,中國最大的盆地為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