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 si ma詞語解釋:
1.官名。相傳少昊始置。周時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馬。掌軍旅之事。漢武帝元狩四年改太尉為大司馬。后漢因之,旋又改名太尉,南北朝與大將軍并稱二大,至隋廢。后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馬。
2.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之屬官,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其后漢宮門及大將軍﹑將軍﹑校尉屬官,都有司馬。邊郡亦置千人司馬,專主兵事,不治民。魏晉以后,州刺史帶將軍開府者,置府僚司馬。至隋廢州府之任,無復司馬,而有治中。唐制,節度使屬僚有行軍司馬。又于每州置司馬,以安排貶謫或閑散的人。后世稱府同知曰司馬,本此。
3.王宮外門。
4.指漢文學家司馬相如。
5.指唐大詩人白居易。白嘗貶江州司馬,故稱。
6.復姓。
(1)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軍政和軍賦的長官。漢大將軍、將軍、校尉之屬官都有司馬,專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貶謫及閑散官員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surname]∶姓
相關解釋:
春秋:①年歲;光陰:苦度春秋|他在講臺上耕耘了四十個春秋。
②泛指歷史:甘灑熱血寫春秋。
③時代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這個時期。
④儒家經典之一。編年體春秋史。相傳由孔子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而成,記載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⑤古代史書的通稱。
文學家:從事文學創作或研究的專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