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拼音: méi   注音: ㄇㄟˊ

部首: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11

五筆86: STXU   五筆98:STXY   倉頡: DOWY   鄭碼:FMZY   電碼:2734

筆順編號: 12343155414   四角號碼: 48957   UNICODE:6885



基本字義

méi   ㄇㄟˊ
  1.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花。~子。
  2. 姓。

英漢互譯

plum  

方言集匯

  • 粵語:mui4
  • 客家話:[東莞腔]moi2[海陸豐腔]moi2[梅縣腔]moe.2[陸豐腔]moi3[客語拼音字匯]moi2[寶安腔]moi2[客英字典]moi2[沙頭角腔]moi2[臺灣四縣腔]moi2

詳細解釋

楳、槑 méi〈名〉

  1. (形聲。從木,每聲。本義:楠木)
  2. 同本義 [nanmu ( Phoebe zhennan )]
    1. 其木多梅梓。——《山海經·中山經》
    2. 有條有梅。——《詩·秦風·終南》
    3. 墓門有梅。——《詩·陳風·墓門》。按,子青不可食。
  3. 梅樹 [Japanese apricot;plum]。薔薇科,落葉喬木,少有灌木。早春開花,后生葉芽。花以白色、淡紅色為主。氣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時為青色,成熟后一般呈黃色,味極酸
    1. 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經·中山經》
    2.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3.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
  4. (梅:這里指梅的枝干。以……為固定結構,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譯。以,介詞;為,動詞。直、正:直為不曲,正為不斜。欹:傾斜、歪。景:景致,文中指可供人觀賞的形態。姿、景、態(形態),均為中性詞,在文中均用作褒義詞。則:就,承接連詞)。又如:梅圃(種植梅樹的園地);梅屏(成排如屏的梅樹);梅溪(旁植梅樹的溪水)
  5. 梅樹的果實,稱酸果,即酸梅子 [plum]
    1. 摽有梅。——《詩·召南·摽有梅》。陸疏:“杏類也。”
  6. 又如:梅仁(梅實之仁);梅瓜(以梅子汁腌制的瓜);梅汁(梅子制成的調味汁液或飲料);梅林止渴(猶言望梅止渴)
  7. 梅樹的花 [plum blossom]。也指臘梅科的臘梅花。如:梅英(梅花);梅亭(觀賞梅花的亭閣);梅骨(梅花的風骨)
  8. 節候名 [the rainy season]。如:梅天(梅雨時節的天氣);梅月(農歷四月,亦泛指梅雨季節);梅風(黃梅季節的風)
  9. 通“枚”。馬鞭 [horsewhip]
    1. 穆王七梅,夫何為周流——《楚辭·天問》
  10. 通“莓”。[berry]
    1. 入榛薄,食薦梅。——《淮南子·覽冥》

《康熙字典》

  • 《辰集中》《木字部》 ·梅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 〔古文〕槑《唐韻》莫杯切《集韻》《正韻》模杯切《韻會》謀杯切,音枚。或作槑、楳,亦作。《說文》枏也。《爾雅·釋木》梅,枏。《陸璣·條梅疏》似豫章大木也。又《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禮·內則》梅諸。《名物疏》陸璣所釋有條有梅,自是枏木似豫章者。豫章,大樹可以爲棺舟者也。和羹之梅,籩實之乾,似杏實酢者也。 又《爾雅·釋木》時,英梅。《註》雀梅。 又《爾雅·釋木》朹檕梅。《註》狀如梅,子赤色似小柰,可食。 又《埤雅》江、湘、兩浙四五月閒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蒸鬱成雨,謂之梅雨。《四時纂要》閩人以立夏後逢庚入梅,芒種後逢壬出梅。 又楊梅,果名。《越郡志》會稽楊梅爲天下之奇。 又梅梅,猶昧昧,居喪之容也。《禮·玉藻》視容瞿瞿梅梅。 又州名,屬廣東。《南宋·地理志》改敬州爲梅州。 又姓。《廣韻》出汝南。漢梅福、梅鋗。 又《集韻》毋罪切,音浼。亦姓也。槑字原從二杲作。又。*考證:〔《書·說命》若作和羹,汝惟鹽梅。〕 謹照原文汝惟改爾惟。〔《爾雅·釋木》朹槧梅。〕 謹照原文槧改檕。

說文解字

  • 《卷六》《木部》 ·梅
  • 枏也。可食。從木每聲。楳,或從某。莫桮切

English

plums; prunes; surnam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AwOTY=.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