欂

拼音:   注音: ㄅㄛˊ

部首:   部外筆畫:16   總筆畫: 20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16   簡體總筆畫: 20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17   繁體總筆畫: 21

五筆86/98:SAIF   倉頡:DTEI   鄭碼: FEFD  

筆順編號:12341224411251124124   四角號碼:44942   UNICODE: 6B02



基本字義

  ㄅㄛˊ
  1. 椽子。
  2. 〔~櫨〕柱頂上承托棟梁的方木。
  3.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方言集匯

  • 粵語:bok3bok6

《康熙字典》

  • 《辰集中》《木字部》 ·欂 ·康熙筆畫:21 ·部外筆畫:17
  • 《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正韻》伯各切,音博。《說文》壁柱也。西京謂之壁帶,今人謂之柀閒柱。一曰椽。 又《玉篇》欂櫨,枅也。《增韻》柱上柎也。《禮·雜記註》欂櫨,刻之爲山,曰山節,謂柱上方木也。 又《集韻》博陌切,音百。《類篇》白各切,音薄。義同。 又《廣韻》蒲革切,音。木名。又《唐韻》弼戟切《集韻》弼碧切,平入聲。戸上木也。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A3MTc=.htm


欂的造詞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