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拼音:   注音:ㄑㄧˊ

部首:   部外筆畫: 2   總筆畫:6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2   簡體總筆畫: 6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 3   繁體總筆畫: 8

五筆86/98:PYBH   倉頡: IFNL   鄭碼: WSY   電碼:4359

筆順編號:452452   四角號碼:37227   UNICODE: 7941



基本字義

  ㄑㄧˊ
  1. 盛大:~寒(嚴寒,極冷)。
  2. 〔~~〕a.舒緩的樣子;b.眾多的樣子。
  3. 姓。

方言集匯

  • 粵語:kei4
  • 客家話:[陸豐腔]ki3[客語拼音字匯]ki2[臺灣四縣腔]ki2[寶安腔]ki2[海陸豐腔]ki2[梅縣腔]ki2[客英字典]ki2[東莞腔]ki2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邑,示聲。右耳旁是“邑”的變形。從邑的字往往與區域有關。本義:地名)
  2. 縣名 [Qi county]
    1. 太原縣。——《說文》。為今山西省祁縣
    2. 分祁氏之田,以為七縣。——《左傳》
  3. 安徽省祁門縣的簡稱 [Qimen county]
  4. 湖南省祁陽縣的簡稱 [Qiyang county]

詞性變化

〈形〉

  1. 大 [big]
    1. 其祁孔有。——《詩·小雅·吉日》
    2. 資冬祁寒。——《禮記·緇衣》
  2. 又如:祁寒(嚴寒);祁哀(大哀)
  3. 眾多的樣子 [many]
    1.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詩·豳風·七月》
  4. 又如:祁祁(眾多的樣子;舒緩的樣子)

《康熙字典》

  • 《午集下》《示字部》 ·祁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3
  • 《廣韻》渠脂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岐。盛也,大也。《書·君牙》冬祁寒。《詩·小雅》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又舒遲貌。《詩·召南》被之祁祁。又《小雅》興雨祁祁。 又衆多也。《詩·豳風》采蘩祁祁。又《大雅》諸娣從之,祁祁如雲。《註》祁祁,徐靚也。如雲,衆多也。 又姓。 又通作耆。《史記·五帝紀註》堯姓伊祁。《禮·郊特牲》作伊耆。 又縣名。在太原。 又諡。《左傳·莊六年》鄧祁侯。《疏》諡法,經典不易曰祁。衞有石祁子。又《史記·諡法》治典不殺曰祁。《註》秉常不衰也。 又《廣韻》職雉切《集韻》軫視切,音旨。地名。*考證:〔《詩·召南》彼之祁祁。〕 謹照原文彼改被。

說文解字

  • 《卷六》《邑部》 ·祁
  • 太原縣。從邑示聲。巨支切

English

pray; numerous, ample, abundant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EzNDM=.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