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zǎo ㄗㄠˇ
- 古代刻在玉上或畫在衣裳上的水藻花紋。
- 古代垂在冕上用以穿玉的五彩絲絳。
方言集匯
- 粵語:zou2
- 客家話:[海陸豐腔]cau5zau3[客英字典]cau5[臺灣四縣腔]cau5zau3[梅縣腔]zau3
詳細解釋
〈名〉古代皇冠前下垂的裝飾,用彩色絲線串玉而成,狀如水藻 [pieces of jade stringed with silk thread hanging from a coronet]
- 璪,玉飾如水藻之文。從玉,璪聲。——《說文》
- 璪火粉米。——《虞書》。按,此假借為藻。
- 祭之日,王被璪以象天,戴冠,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禮記》
《康熙字典》
- 《午集上》《玉字部》 ·璪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3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晧切,音早。雜采絲貫玉爲冕飾。《禮·郊特牲》戴冕璪十有二旒。 又通作藻。《說文》玉飾,如水藻之文。引虞書曰:璪火黺米。◎按書益稷今本作藻。《禮·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註》藻絜而文,衆采如之,故曰藻。 又通作繅。《儀禮·聘禮》啓櫝取圭垂繅。《註》今文繅作璪。
說文解字
- 《卷一》《玉部》 ·璪
- 玉飾。如水藻之文。從玉喿聲。《虞書》曰:“璪火黺米。”子皓切
English
pearl pendants on cor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