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

拼音:tài 注音: ㄊㄞˋ

部首:  部外筆畫:4 總筆畫: 8

五筆86/98: DYNU 倉頡: KIP 鄭碼: GDSW 電碼:1966

筆順編號:13444544 四角號碼:40333 UNICODE:6001



基本字義

(態)

tài  ㄊㄞˋ
  1. 形狀,樣:~度。狀~。姿~。形~。神~。動~。靜~。事~。情~。常~。變~。體~。生~。
  2. 一種語法范疇,多表明句子的主語和動詞之間關系。

英漢互譯

condition form state voice 

方言集匯

  • 粵語:taai3

詳細解釋

態 tài〈名〉

  1. (會意。從心,從能。簡體字為形聲。從心,太聲。本義:姿態,姿勢與狀態)
  2. 同本義 [posture; carriage; attitide]
    1. 態,意態也。——《說文》。段注:“意態者,有是意,因有是狀,故曰意態。從心能,會意。心所能必見于外也。”
    2. 柔遠能邇。——《虞書》。鄭注:“能,恣也,恣即態也。”
    3. 人之態不如備。——《荀子·成相》。按:“詐態也。”
    4. 盡變態乎其中。——張衡《西京賦》
    5. 滂心淖態。——《楚辭·大招》
    6. 狗偷致態。——傅毅《舞賦》
    7. 寧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為此態也。——《楚辭·離騷》
    8. 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態。——李漁《芙蕖》
    9. 是以上多故則下多詐,上多事則下多態,上煩擾則下不定。——《淮南子》
    10. 盡態極妍。——唐· 杜牧《阿房宮賦》
    11. 密則無態。——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3. 情狀,神情 [condition; appearance]
    1. 覽將帥之變態。——司馬相如《上林賦》。又如:病態;情態;氣態;液態;態色(躊躇滿志的神色);態狀(狀態;狀貌);態濃(妝扮濃艷)
  4. 用以表明動作主體和動詞表示的行為之間的關系 [voice]——見“主態”

《康熙字典》

  • 《卯集上》《心字部》 ·態
  • 《唐韻》《集韻》《韻會》他代切,音貸。《說文》意也。從心從能。《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或從人作。 又《集韻》乃代切,音耐。義同。 又葉徒故切,音度。《司馬相如·子虛賦》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受詘,殫覩衆物之變態。 又葉他計切,音替。《戰國策》科條旣備,民多僞態。《楚辭·九章》懲於羹者而吹兮,何不變此志也。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也。 又葉他禮切,音體。《司馬相如·封禪書》白質黑章,其義可喜。旼旼穆穆,君子之態。 又葉土宜切,音梯。《屈原·離騷》忳鬰悒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爲此態也。

說文解字

  • 《卷十》《心部》 ·態
  • 意也。從心從能。,或從人。他代切〖注〗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

English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E5NzQ=.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