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

拼音:   注音:ㄒㄧ

部首: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0

五筆86/98:THNU   倉頡:HUP   鄭碼: NLWZ   電碼: 1873

筆順編號: 3251114544   四角號碼:26330   UNICODE:606F



基本字義

  ㄒㄧˉ
  1. 呼吸時進出的氣:鼻~。喘~。嘆~。窒~。瞬~萬變。
  2.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寧人。~止。平~。偃旗~鼓。
  3. 繁殖,滋生:休養生~。滋~。
  4. 音信:消~。信~。
  5. 兒女:子~。
  6. 利錢:~率(lǜ)。利~。月~。

英漢互譯

breath   cease   interest   news   rest  

方言集匯

  • 粵語:sik1
  • 客家話:[梅縣腔]sit7[臺灣四縣腔]sit7[客英字典]sit7[東莞腔]sit7[客語拼音字匯]sed5xid5[陸豐腔]sit7[寶安腔]sit7[沙頭角腔]sit7[海陸豐腔]sit7

詳細解釋

〈動〉

  1. (會意兼形聲。從心,從自,自亦聲。自,鼻子。古人以為氣是從心里通過鼻子呼吸的。本義:喘氣;呼吸)
  2. 同本義 [breathe;pant]
    1. 息,喘也。——《說文》
    2. 亦孔之。——《詩·大雅·桑柔》。箋:“如仰疾風,不能息也。”
    3. 尚不敢惕息。——《漢書·揚雄傳》。注:“出入氣也。”
    4. 則心惕息。——《漢書·司馬遷傳》。注:“喘息也。”
    5. 武氣絕,半日復息。——《漢書·蘇武傳》
    6. 隨形勢為溝墻,庶息響相聞,易于守御。——《明史·王復傳》
  3. 又如:喘息(急促呼吸);息息(呼吸;氣息出入);息窒(窒息,呼吸困難);息響(呼吸的聲音);息賁(中醫病名。指呼吸急促、氣逆上奔的癥候)
  4. 嘆氣 [sigh]
    1. 北山愚公長息。——《列子·湯問》
    2. 喟然大息。——《漢書》
    3. 閔王太息。——《戰國策·齊策》。注:“長出氣也。”
  5. 又如:嘆息(嘆氣);息悒(嘆息憂悶)
  6. 停止,停息 [stop]
    1. 息,安也。——《廣雅》
    2. 息,休也。——《釋言》
    3. 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禮記·檀弓》。注:“猶安也。”
    4. 而不得息。——《呂氏春秋·適威》。注:“安也。”
    5. 臣必致死禮以息楚。——《左傳·昭公八年》
    6. 莫不敢遑息。——《詩·召南·殷其靁》
    7. 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
    8. 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詩·鄭風·狡童》
    9. 晝夜不息。——《廣東軍務記》
    10. 請息交以絕游。——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1. 無時而息。——[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12. 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杜甫《羌村三首》
  7. 又如:息口(停口);息手(停手);息糜(制止;停止);息言(停止言事);息甲(解除盔甲。停戰)
  8. 休息 [rest]
    1.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詩·大雅·民勞》
    2.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息景(息影。退隱閑居);息勞(休息);息喘(喘息。比喻緊張活動中的短暫休息);作息(工作和休息);歇息(休息);息力(休息)
  10. 滋息;生長 [grow]
    1. 消息盈虛,終則有始。——《莊子·秋水》
  11. 又如:息馬(畜養、蕃息馬匹);息人,息民(使人民得到休養生息)
  12. 平息 [calm down]
    1. 望峰息心。——《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13. 又如:息事(平息事端);息喘(平息喘氣)
  14. 消除 [get rid of]
    1. 息子貢之志。——《韓非子·五蠹》
  15. 又如:息望(不再生妄想);息慮(消除擔憂;消除雜念)
  16. 通“熄”。熄滅;消失 [go out]
    1. 彖曰:“革,水火相息”。——《易·革》
    2.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莊子·消遙游》
  17. 又如:息了心(斷了念頭;死心);息滅(熄滅;絕滅);息機(熄滅機心)

詞性變化

〈名〉

  1.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 [breath]
    1.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游》
    2. 屏息觀之。——明· 魏禧《大鐵椎傳》
    3. 半日復息。——《漢書·李廣蘇建傳》
    4. 數息可達。——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又如:一息尚存;鼻息
  3. 利息,利錢 [interest]
    1. 歲余不入,貸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史記·孟嘗君傳》
  4. 又如:息利(利息);息金(利錢,利息)
  5. 消息 [message]
    1. 至今已八九日,并無息耗,不免憂疑。——歐陽修《熙寧四年與大寺丞書》
  6. 又如:信息(音信;消息);息耗(消息,信息)
  7. 親生子女 [one's own children]
    1. 汝息為我子,汝親為我翁。——張籍《董公詩》
  8. 又如:息子(親生兒子);息女(親生女兒);息男(親生兒子)
  9. 春秋時諸侯國名 [Xi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息縣北

《康熙字典》

  • 《卯集上》《心字部》 ·息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 〔古文〕《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音熄。《說文》喘也。《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又大聲歎曰太息。《戰國策》閔王太息。《註》長出氣也。《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師古註》太息之大也。又累氣曰累息。《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註》息猶安也。言茍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又處也。《詩·小雅》無恆安息。《傳》息,猶處也。 又生也。《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前漢·宣帝紀》者不可息。《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又《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又子曰息。《東觀漢記》此蓋我子息也。《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又《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又出錢生子亦曰息。《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又勞也。《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註》息,勞也。《釋文》勞,力報反。 又休也。《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註》休息之也。又《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又《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又國名。又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註》息國,汝南新息縣。《釋文》一本作鄎。又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又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又姓。《姓苑》今襄陽有此姓。又息夫,複姓。 又葉私列切,音屑。《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 從心從自,自亦聲。《徐鍇曰》自,鼻也。氣息從鼻出。會意。*考證:〔《禮·檀弓》小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謹照原文小人改細人。

說文解字

  • 《卷十》《心部》 ·息
  • 喘也。從心從自,自亦聲。相即切

English

rest, put stop to, end, ceas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IwMDY=.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