憝

拼音:duì   注音:ㄉㄨㄟˋ

部首: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 16

五筆86/98: YBTN   倉頡:YKP   鄭碼: SJMW   電碼: 2000

筆順編號: 4125152131344544   四角號碼:08334   UNICODE: 619D



基本字義

duì   ㄉㄨㄟˋ
  1. 怨恨,憎惡。
  2. 壞,惡:元兇大~。

方言集匯

  • 粵語:deoi6
  • 客家話:[客英字典]dui5[海陸豐腔]dui5[梅縣腔]dui5[臺灣四縣腔]dui5

詳細解釋

憞 duì〈動〉怨恨;憎惡 [rancour;hate]

    1. 暋不畏死,罔弗憝。——《書·康誥》。孔傳:“人無不惡之者。”

詞性變化

  • duì

〈形〉兇惡 [fierce]。如:憝魁(猶首惡)

  • duì

〈名〉惡人 [evil person]

    1. 慍韓 馬之大憝,阻關谷以稱亂。—— 潘岳《西征賦》

《康熙字典》

  • 《卯集上》《心字部》 ·憝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2
  •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對切《正韻》杜對切,音隊。《說文》怨也。從心敦聲。《書·康誥》凡民罔弗憝。 又惡也。《書·康誥》元惡大憝。謂大可惡也。 又《集韻》杜罪切,音錞。恨也。 或作譈懟,亦書作憞。

說文解字

  • 《卷十》《心部》 ·憝
  • 怨也。從心敦聲。《周書》曰:“凡民罔不憝。”徒對切

English

to dislike, to abhor, to hat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IwOTc=.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