穜

拼音:tóng   zhǒng   注音:ㄊㄨㄥˊ ㄓㄨㄥˇ

部首:   部外筆畫:12   總筆畫:17

五筆86/98:TUJF   倉頡: HDYTG   鄭碼: MFKB   電碼: 4483

筆順編號:31234414312511211   四角號碼:20915   UNICODE: 7A5C



基本字義

tóng   ㄊㄨㄥˊ
  1. 早種晚熟的谷物:“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而~稑之種,而獻之于王。”
  2. 木棉。

方言集匯

  • 粵語:tung4zung3
  • 客家話:[海陸豐腔]tung2[梅縣腔]tung2[臺灣四縣腔]tung2[客英字典]tung2

《康熙字典》

  • 《午集下》《禾字部》 ·穜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2
  •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穜稑。詳稑字註。 又《廣韻》直容切《集韻》《韻會》傳容切,音重,亦書作重。《詩·豳風》黍稷重穋。 《正字通》按毛詩重穋,重讀平聲,不借用種穜。自說文以禾從重者爲重穋之重,禾從童者爲蓺種之穜,後人因襲不改,陸德明又從而傅會之。究其義則種爲蓺植,讀若衆。爲穀種,讀若腫。如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種之黃茂。分上去二聲是也。不必泥說文種爲先穜後熟,穜爲蓺也。詳見種字註。

說文解字

  • 《卷七》《禾部》 ·穜
  • 埶也。從禾童聲。之用切

English

ric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I3OTI=.htm


穜的造詞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