眥

拼音:   注音:ㄗˋ

部首: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 11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6   簡體總筆畫:11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5   繁體總筆畫:10

五筆86/98: HHXN   倉頡:BUYMP   鄭碼:LIRR   電碼: 4180

筆順編號:25111212135   四角號碼:62010   UNICODE:7726



基本字義

  ㄗˋ
  1. 眼角,上下眼瞼的接合處,靠近鼻子的稱“內眥”,靠近兩鬢的稱“外眥”:~裂(形容憤怒到極點)。

英漢互譯

canthus  

方言集匯

  • 粵語:zi6
  • 客家話:[梅縣腔]zii1
  • 潮州話:徐余5又之余3,ce5ze3(tshrtsùr)[潮陽]cu5zu3(tshtsù)

詳細解釋

眥 zì〈名〉

  1. (形聲。從目,此聲。本義:眼角)
  2. 同本義 [canthus, pl. canthi]
    1. 眥,目厓也。——《說文》
    2. 拭眥揚眉而望之。——《列子·湯問》
    3. 目赤痛眥瘍。——《素問·氣交變大論》
    4. 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史記·項羽本紀》
  3. 泛指眼睛 [eye]。如:眥占(側目而視);眥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眥決(眥裂);眥詬(眼屎);眥淚(眼淚)
  4. 眼眶 [orbit]
    1. 中必決眥。——司馬相如《子虛賦》
  5. 又如:眥裂(張目怒視,眼眶破裂)

《康熙字典》

  • 《午集中》《目字部》 ·眥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5
  • 《類篇》與眥同。*(眥)《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劑。《說文》目厓也。《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前漢書》作眥。《列子·湯問篇》拭眥揚眉而望之。《註》眥,目際也。《靈樞經·癲狂篇》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在內近鼻者爲內眥。《註》眥者,睛外之眼角也。 又衣交領處曰眥。《爾雅·釋器》衣眥謂之襟。《註》謂領交處,如人眼,脣,眥,頭也。《集韻》又音貲。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音漬。亦目厓也。 又《集韻》仕懈切《韻會》士懈切《正韻》助邁切,柴去聲。《博雅》睚眥裂也。《類篇》恨視也。又舉目相忤貌。《史記·范睢傳》睚眥之怨必報。《集韻》或作。《晉書·載記》譌作疵,非。 又《正韻》資四切,音恣。《集韻》鉏佳切,音柴。義同。

說文解字

  • 《卷四》《目部》 ·眥
  • 目匡也。從目此聲。在詣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目匡也。謂目之匡當也。木部曰。槶、匡當也。字林作目厓。從目。此聲。在詣切。十五十六部。

English

corner of the eyes, eyesockets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MyNDE=.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