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sì ㄙˋ
- 等待:~機進攻。〔~次〕依次。
英漢互譯
wait
方言集匯
- 粵語:kei4zi6
- 客家話:[寶安腔]su5[客英字典]sii5[臺灣四縣腔]sii5[梅縣腔]se5[客語拼音字匯]si4[海陸豐腔]sii6
- 潮州話:思余6(士),萬俟:毛翁8、戈衣5(莫奇)復姓,se6(sr)[潮陽]su6,ki5(kh)
詳細解釋
- ——“萬俟”( Mòqí):復姓
- 另見 sì
詞性變化
竢 sì〈動〉
- 等待 [wait]
-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詩·邶風·靜女》
- 俟于門外。——《儀禮·士昏禮》
-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論語·先進》
-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禮記·中庸》
-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 又如:俟命(等待命令);俟吉(等待吉日);俟候(等待;等候);俟時(等待時機);俟望(等待盼望);俟嗣(等待繼位);俟河之清(等待黃河水清,比喻希望不可能實現)
- 另見 qí
《康熙字典》
- 《子集中》《人字部》 ·俟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7
- 《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仕。待也。《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又俟俟,衆多徐行貌。《詩·小雅》儦儦俟俟。《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言獸之多也。 又姓。《風俗通》有俟子。 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萬俟,複姓。 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 又葉于紀切,音矣。《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葉上齒。
說文解字
- 《卷八》《人部》 ·俟
- 大也。從人矣聲。《詩》曰:“伾伾俟俟。”牀史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大也。此俟之本義也。自經傳假爲竢字。而俟之本義廢矣。立部曰。竢、待也。廢竢而用俟。則竢俟爲古今字矣。從人。矣聲。牀史切。一部。詩曰。伾伾俟俟。小雅吉日文。今毛詩作儦儦俟俟。傳曰。趨則儦儦。行則俟俟。按西京賦李善注、馬融傳太子賢注皆引韓詩駓駓騃騃。善引薛君韓詩章句曰。趨曰駓。行曰騃。疑今毛傳非舊。或用韓改毛也。駉傳曰。伾伾、有力也。許從之。當是吉日傳有俟俟大也之文。而許從之。
English
wait for, wait until, as soon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