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
拼音: bēi 注音: ㄅㄟ
部首:石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 13
五筆86/98: DRTF 倉頡:MRHHJ 鄭碼:GNED 電碼: 4301
筆順編號:1325132511312 四角號碼: 16640 UNICODE:7891
基本字義
bēi ㄅㄟˉ
- 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勛或作為標記的石頭:石~。豐~。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拓(tà )。~帖。~林。里程~(a.設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b.喻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可以作為象征或標志的大事)。有口皆~。
英漢互譯
stele
方言集匯
- 粵語:bei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bi1[客英字典]bi1[沙頭角腔]bi1[梅縣腔]bi1[陸豐腔]bi1[東莞腔]bi1[海陸豐腔]bi1[寶安腔]bi1[客語拼音字匯]bi1
詳細解釋
〈名〉
- (形聲。從石,卑聲。本義:古時宮、廟門前用來觀測日影及拴牲畜的豎石)
- 豎石 [upright stone]
- 碑,豎石也。——《說文》
- 上當碑南陳。——《儀禮·聘禮》。注:“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 公室設豐碑。——《禮記·檀弓》
- 君牽牲…既入廟門,麗(拴)于碑。——《禮記·祭義》
- 石碑。石上刻著文字,作為紀念物或標記,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稱刻石,漢以后稱碑 [stone tablet]
- 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后人因焉。無故建于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釋名·釋典藝》
- 有碑仆道。——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有碑載其事。——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 又如:楔形碑;碑文;碑記;石碑;豐碑;界碑;路碑;墓碑;里程碑
- 碑文,文體的一種 [inscription]。如:碑拓(碑刻的拓本)
《康熙字典》
- 《午集下》《石字部》 ·碑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8
-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說文》豎石也。《禮·祭義》君牽牲,旣入廟門,麗於碑。《疏》君牽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用之曰:公食大夫禮,庶羞於碑內,庭實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又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又《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又《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又《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又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又《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說文解字
English
stone tablet; grave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