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

拼音: luàn 注音: ㄌㄨㄢˋ

部首: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 13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12 簡體總筆畫: 13

繁體部首:

五筆86/98: ECMN 倉頡: BBU 鄭碼:PVLZ 電碼: 0052

筆順編號: 3443542554545 四角號碼: 22210 UNICODE: 4E82



基本字義

"luàn   ㄌㄨㄢˋ
  1. 的繁體字。
  2. 無條理秩序的。如:“亂兵”﹑“混亂”﹑“快刀斬亂麻”。
  3. 煩雜、不安寧。如:“心緒煩亂”。南朝宋鮑照《採菱歌七首之三》:“愁心不可盪,春思亂如麻。”
  4. 動盪、不安定。如:“亂邦”。《詩經周南關雎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5. 有秩序、能治理的。《書經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6. 叛變、造反的行為。如:“平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於是楚戍卒陳勝、吳廣等乃作亂。”
  7. 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8. 混淆。如:“以假亂真”。《後漢書卷十一劉盆子傳》:“恐其眾與莽兵亂,乃皆朱其眉以相識別。”
  9. 破壞、改變。如:“搗亂”。《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謀。”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常。”
  10. 男女發生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史記卷一一○匈奴傳》:“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
  11. 任意、隨便。如:“亂來”、“亂跑”、“亂說話”。
  12. 很、非常。如:“亂沒原則”、“亂有意思的。”
"

方言集匯

  • 粵語:lyun6
  • 客家話:[沙頭角腔]lon5[梅縣腔]lon5[海陸豐腔]lon6[客英字典]lon5[寶安腔]lon3[客語拼音字匯]lon4[東莞腔]lon3[陸豐腔]lon6[臺灣四縣腔]lon5
  • 潮州話:luang6【潮州】luêng6(lang舊時:len)

《康熙字典》

  • 《子集上》《乙字部》 ·亂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12
  • 〔古文〕《唐韻》郞段切《集韻》《韻會》《正韻》盧玩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從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又《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又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又兵寇也。 又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又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又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又《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又《韻補》葉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又葉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考證:〔《周禮·秋官》司虣掌憲布之禁令。〕 謹照原書秋官改地官。憲布改憲巿。

說文解字

  • 《卷十四》《乙部》 ·亂
  • 治也。從乙,乙,治之也;從。郎段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不治也。從乙。乙、治之也。各本作治也。從乙。乙治之也。從。文理不可通。今更正。亂本訓不治。不治則欲其治。故其字從乙。乙以治之。謂詘者之也。轉注之法。乃訓亂爲治。如武王曰予有亂十人是也。部、不治也。幺子相亂。治之也。文法正同。亦爲後人改竄不可讀。郎段切。十四部。

English

confusion, state of chaos; create chaos, revolt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