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
拼音:qún 注音: ㄑㄩㄣˊ
部首: 衤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2
簡體部首:衤 簡體部外筆畫:7 簡體總筆畫: 12
繁體部首: 衣 繁體部外筆畫: 7 繁體總筆畫: 13
五筆86/98:PUVK 倉頡:LSKR 鄭碼:WTXJ 電碼: 5942
筆順編號:452345113251 四角號碼:37267 UNICODE:88D9
基本字義
qún ㄑㄩㄣˊ
- 一種圍在腰以下的服裝:~子。~釵。筒~。連衣~。百褶~。
- 像裙子的東西:墻~。鱉~。~礁(海岸邊的珊瑚礁)。
英漢互譯
skirt
方言集匯
- 粵語:kwan4
- 客家話:[沙頭角腔]kiun2[客英字典]kiun2[臺灣四縣腔]kiun2[寶安腔]kiun2[海陸豐腔]kiun2[東莞腔]kiun2[陸豐腔]kiun3[梅縣腔]kiun2[客語拼音字匯]kiun2
詳細解釋
帬 qún〈名〉
- (形聲。從衣,君聲。《說文》從“巾”。本義: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 古指下裳,今專指裙子 [skirt]
- 裙,下裳也。——《說文》
- 裙,下裳也。裙,群也,聯接群幅也。——《釋名》
-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緗綺為下裙。——《樂府詩集·陌上桑》
- 攬裙脫絲履。——《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出入無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 血色羅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又如:連衣裙;連衫裙;圍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釵荊(形容婦女服飾儉樸);裙襖(衣褲);裙門(裙子的前幅);裙刀(壓衣服用的佩刀);裙幄(用裙子張掛連結而成的帷幕);裙衫(女子所著的衣衫和裙子。因以喻婦女)
- 指帽緣周圍下垂的薄紗細網 [hanging gauze]。如:裙帽(六朝時的一種帽子。因帽緣周圍有下垂的薄紗細網,故名);裙邊(帽裙的邊緣)
- 鱉甲邊緣的肉質部分 [calipash]。如:裙介(指龜鱉背殼周圍的軟邊。因其形似裙邊,故稱);裙邊(鱉甲邊緣的肉質部分)
《康熙字典》
- 《申集下》《衣字部》 ·裙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 〔古文〕《唐韻》《韻會》渠云切《集韻》衢云切,音羣。《說文》下裳也。《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嘗云: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類篇》作裠。
English
skirt, apron, pettic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