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

拼音: yǒng 注音: ㄩㄥˇ

部首: 部外筆畫:2 總筆畫: 7

五筆86/98:CEJ 倉頡: NIBQ 鄭碼:XSLD 電碼: 3941

筆順編號:5425112 四角號碼:17227 UNICODE:752C



基本字義

yǒng   ㄩㄥˇ
  1. 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的別稱:~劇(流行于寧波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
  2. 鐘柄。
  3. 花蓓蕾的樣子:草木花~~然。
  4. 古同桶,古量器名。

方言集匯

  • 粵語:jung2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jung3[客英字典]jung3[海陸豐腔]rung3[東莞腔]jung1[寶安腔]jung3[客語拼音字匯]yung3

詳細解釋

  • yǒng

〈名〉

  1. (形聲。從兯( hàn),用聲。小篆字形。兯,象花蓓蕾之形。①本義:草木花結蓓蕾的樣子。②鐘柄)
  2. 古代鐘柄名 [one of bell's handle]
    1. 甬本是鐘,乃后人用字變遷,縮小其義為鐘柄。——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
  3. 古代兩旁有墻垣遮蔽的通道 [road flanked by walls]。如:甬路(樓房之間有篷頂的通道;院落中的磚石路)
  4. 仆役;傭工 [servant]。如:甬官(古代掌管徭役的官)
  5. 甬江 [Yong river]。在浙江,流過寧波
  6. 寧波市的別稱 [Ningbo city]。因境內有甬江而得名
  7. 通“桶”古斗斛一類量器 [a measure of capacity]
    1. 谷口銅甬,容十斗,重四十斤。——《集古錄》

《康熙字典》

  • 《午集上》《用字部》 ·甬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2
  •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說文》草木華甬甬然也。《徐曰》甬之言涌也,若泉涌出也。 又甬道。《史記·秦始皇紀》築甬道。《註》應劭曰:謂馳道外築牆,天子於中,外人不見也。《項羽紀註》應劭曰:恐敵鈔輺重,故築牆垣如街。《淮南子·本經訓》修爲牆垣甬。道相連。《註》甬道,飛閣複道也。《韓愈詩》雲韶凝禁甬。《註》宮禁巷道也。《正字通》按甬道之名雖同,或馳道外,或軍伍中,或宮巷道,其用不一。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鳧氏爲鍾,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註》此二名者,鍾柄。 又《揚子·方言》自關而東,魏宋楚之閒,保庸謂之甬。 又地名。《左傳·哀二十二年》越滅吳,請使吳王居甬東。甬東,越地,會句章縣,東海中洲也。 又量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甬。《註》甬,今斛也。 又《博雅》甬,常也。 又《集韻》《韻會》杜孔切,音動,管也。與筩同。*考證:〔《禮·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則同量度。〕 謹照原文同量度改同度量。

說文解字

  • 《卷七》《部》 ·甬
  • 艸木華甬甬然也。從用聲。余隴切

English

path; river in Ningbo; Ningbo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Q1NjU=.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