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
拼音: náo 注音:ㄋㄠˊ
部首: 蟲 部外筆畫: 6 總筆畫:12
五筆86/98:JATQ 倉頡: LIJPU 鄭碼:IHGR 電碼: 7455
筆順編號:251214153135 四角號碼:55112 UNICODE: 86F2
基本字義
náo ㄋㄠˊ
- 〔~蟲〕寄生在大腸里的一種蠕形動物,長約一厘米,白色,紡錘形,常爬出肛門,多由水或食物傳染。
- (蟯)
方言集匯
詳細解釋
蟯 náo
〈名〉
- 蟯蟲 [pinworm]。如:蟯蛔(蟯蟲和蛔蟲。泛指人體寄生蟲);蟯瘕(由人體寄生蟲引起的腹中結塊的病)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蟲字部》 ·蟯
- 《唐韻》《集韻》如招切,音饒。《說文》腹中短蟲也。《關尹子·六七篇》我之一身,內變蟯蛔,外烝蝨蚤。《史記·倉公傳》蟯瘕爲病。《柳宗元·罵尸蟲文》短蟯穴胃。 又《集韻》倪幺切,音堯。義同。
說文解字
- 《卷十三》《蟲部》 ·蟯
- 腹中短蟲也。從蟲堯聲。如招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腹中短蟲也。倉公列傳:診其病曰蟯瘕。從蟲堯聲。如招切。二部。
English
w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