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拼音:shǔ 注音:ㄕㄨˇ

部首:  部外筆畫: 7 總筆畫: 13

五筆86/98:LQJU 倉頡:WLPLI 鄭碼: LKRI 電碼: 5771

筆順編號: 2522135251214 四角號碼:60127 UNICODE: 8700



基本字義

shǔ   ㄕㄨˇ
  1. 中國四川省的別稱:~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書籍)。~客(旅游蜀地的人)。~椒。~繡(四川出產的刺繡)。~錦。得隴望~。
  2. 中國朝代名:~漢。
  3.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帶。

方言集匯

  • 粵語:suk6
  • 客家話:[海陸豐腔]chuk7[客語拼音字匯]sug6zug5[臺灣四縣腔]zuk7[客英字典]chuk7[陸豐腔]chuk7[梅縣腔]zhuk7[寶安腔]zuk7[東莞腔]suk7

詳細解釋

  • shǔ

〈名〉

  1. (象形。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本義:蛾蝶類的幼蟲。后作“蠋”)
  2. 同本義 [caterpillar]
    1. 蜀,葵中蠶也。——《說文》
    2. 蜎蜎者蜀。——《詩·東山》。傳:“桑蠶也。”
    3. 欲小則化為蠶蠋。——《管子·水池》
    4. 鳣似蛇,蠶似蠋,人見蛇則驚駭,見蜀則毛起。——《韓非子》
  3. 古族名、國名、郡名 [Shu nationality;Kingdom of Shu],在今四川一帶
    1. 蜀,西僻之國也。——《戰國策·秦策》
    2. 南取漢中,西舉 巴、 蜀。—— 漢· 賈誼《過秦論》
  4. 又如:蜀江(蜀郡之內的江河);蜀魄(杜鵑鳥的代稱。傳說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鵑鳥);蜀王春恨(傳說杜鵑春天啼鳴時聲音悲切,以致嘴角流血);蜀郡(秦滅古蜀國,始置蜀郡);蜀都(古代蜀國的都城);蜀帝(泛指蜀的君主);蜀叟(古族名。叟中一支);蜀中(蜀,古國名,為秦所滅。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稱蜀地為“蜀中”);蜀王(蜀國的君王);蜀羅(蜀中織造的輕羅);蜀道(蜀中的道路);蜀棧(蜀中的棧道);蜀本(宋時蜀中刻印的書);蜀山(蜀地山岳的泛稱);蜀川(蜀地的川流);蜀茶(蜀地所產的茶);蜀客(指旅居在外的蜀人);蜀國(泛指蜀地)
  5. 朝代名 [Shu Dynasty]。三國時蜀漢的簡稱。舊地在今四川、云南、貴州一帶
    1. 蜀兵傷者極多。——《三國演義·失街亭》
  6. 中國四川省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Sichuan Province]
    1. 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7. 又如:蜀刀(四川出產的小刀);蜀桐(蜀地所產的桐木);蜀都(古時四川稱為蜀,蜀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蟲字部》 ·蜀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 《唐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音屬。《說文》葵中蠶也。《淮南子·說林訓》蠶與蜀狀相,而愛憎異也。《詩·豳風》蜎蜎者蠋。本作蜀。詳蠋字註。 又獸名。《山海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其文如虎,名曰鹿蜀。佩其皮尾,宜子孫。 又《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 又巴蜀,地名。秦置蜀郡,卽益州地。 又《爾雅·釋山》獨者,蜀。《疏》山之孤獨者名蜀。 又《字彙補》祠器也。《管子·形勢篇》抱蜀不言而廟堂旣脩。 又同睽,見《歸藏易》。《楊愼曰》蠲字從蜀爲聲,音圭,則蜀固有圭音矣。*考證:〔《爾雅·釋山》獨山,蜀。〕 謹照原文獨山改獨者。

說文解字

  • 《卷十三》《蟲部》 ·蜀
  • 葵中蠶也。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詩》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蜀相類,而愛憎異也。桑中蠹卽蝤蠐。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蜀。”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蟲,非也。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Q3Mzg=.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