螗

拼音:táng 注音:ㄊㄤˊ

部首:  部外筆畫: 10 總筆畫: 16

五筆86:JYVK 五筆98: JOVK 倉頡: LIILR 鄭碼: ITXJ 電碼:9153

筆順編號:2512144135112251 四角號碼: 50165 UNICODE:8797



基本字義

táng   ㄊㄤˊ
  1. 古書上指一種較小的蟬。

方言集匯

  • 粵語:tong4
  • 客家話:[陸豐腔]tong3[海陸豐腔]tong2[客英字典]tong2[臺灣四縣腔]tong2[梅縣腔]tong2

詳細解釋

  • táng

〈名〉

  1. 一種形體較小的蟬,背表綠色,頭有花冠,喜鳴,聲清亮 [a small cicada]。
  2. 螳螂 [mantis]
    1. 鋒蝟斧螗。——柳宗元《平淮夷雅》。 潘緯注:“螗,蟲也。《后漢史》作螳。”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蟲字部》 ·螗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蜩螗,蟬也。《詩·大雅》如蜩如螗。詳蜩字註。 《增韻》通作螳,非。

English

a kind of cicada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Q4ODI=.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