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ěr ㄦˇ
- 聽覺和平衡感覺的器官(通稱“耳朵”):~背(bèi)。~垂。~鬢廝磨(mó)。~穴。~聰目明。~濡目染。
- 像耳朵的東西:木~。銀~。
- 像耳朵一樣分列兩旁的東西:~房。鼎~。
- 聽說:~聞。~軟。~順(指年至六十,聽到別人的話,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歲)。
- 文言助詞,而已,罷了:想當然~。
- 文言語氣詞(大致同矣):“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
英漢互譯
EENT auris
方言集匯
- 粵語:ji5
- 客家話:[海陸豐腔]ngi3[寶安腔]ngi3[臺灣四縣腔]ngi3[東莞腔]ngi3[沙頭角腔]gni3[客英字典]ngi3[梅縣腔]ngi3[陸豐腔]gni3[客語拼音字匯]ngi3
詳細解釋
〈名〉
-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耳朵)
- 同本義 [ear]
- 耳,主聽也。——《說文》
- 耳者,腎之候。——《白虎通·情性》
-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權篇》
- 坎為耳。——《易·說卦》
-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劉基《苦齋記》
-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宋· 蘇軾《石鐘山記》
-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兩種器官);耳斡兒(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頭有尖頭);耳朵垂子(借指耳窩);耳根廂(耳邊);耳順(六十歲)
- 聽覺,聽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識,耳性(記性);耳重(重聽。耳朵聽覺不靈敏);
- 耳狀的東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銀耳;虎耳草;耳杯(兩側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 禾頭生耳黍穗黑,農夫田父無消息。——杜甫《秋雨嘆三首》
- 位置在兩旁的如:耳門;耳房
詞性變化
〈動〉
- 聽到,聽說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學(傳聞中得到的浮淺知識);耳頑(聽不進去);耳生(聽來生疏);耳決(猶耳聞)
- 附耳而語 [whisper]。如:耳言(猶耳語);耳報(暗中報告,私下傳言);耳提面命(當面講,甚至揪著耳朵講。比喻教導得殷勤懇切)
-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 人自為種而天下耳。——《莊子·天運》
<語氣>
- 表示限制,相當于“而已”、“罷了” [that is all]
-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論語·陽貨》
-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三十里耳。——《史記》
- 表示肯定或語句的停頓與結束,如同“矣”,相當于“了”、“啊”、“也”
- 田橫,齊之壯士耳。——《資治通鑒》
-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史記》
<連>表示轉折關系,相當于“而”
- 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而忘家,公耳忘私。——賈誼《治安策》
《康熙字典》
- 《未集中》《耳字部》 ·耳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0
- 《唐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洱。《說文》主聽也。《易·說卦》坎爲耳。《管子·水地篇》腎發爲耳。《淮南子·精神訓》肝主耳。《白虎通》耳者,腎之也。 又俗以塗巷語爲信曰耳食。《史記·六國表》此與以耳食何異。《註》耳食,不能知味也。 又凡物象耳形者,皆曰耳。《史記·封禪書》有雉登鼎耳。《後漢·五行志》延熹中,京都幘顏短耳長。 又《韻會》助語辭。《論語》女得人焉耳乎。《禮·祭統》夫銘者,壹稱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又《正韻》語決辭。《史記·高祖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 又《詩·魯頌》六轡耳耳。《傳》耳耳然至盛也。《朱註》耳耳,柔從也。 又爵名。《左傳·昭七年》燕人歸燕姬,賂以瑤罋玉櫝斝耳。《註》斝耳,玉爵。《疏》斝,爵名,以玉爲之,旁有耳,若今之杯,故名耳。 又姓。《正字通》明洪熙中有耳元明。 又人名。老子名李耳。 又地名。《前漢·武帝紀》罷儋耳眞番郡。《註》師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眞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後漢·明帝紀》西南哀牢,儋耳,僬僥諸種,前後貢獻。《註》楊浮異物志曰: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爲數枝,狀如雞腸,纍纍下垂至肩。 又山名。《書·禹貢》熊耳外方桐柏。《疏》熊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伊水所出。《荊州記》順陽益陽二縣,東北有熊耳山,東西各一峯,如熊耳狀,因以爲名。《齊語》踰大行與辟耳之谿。《註》辟耳,山名。《史記·封禪書》束馬懸車,上耳之山。《註》耳,山名在河南太陽。 又草名。《詩·周南》采采卷耳。《傳》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疏》生子如婦人耳中璫,或謂之耳璫,幽州人謂之爵耳。《博雅》耳,馬莧也。 又獸名。《博雅》李耳,虎也。又綠耳,周穆王駿馬名,俗作騄駬。魏時西獻千里馬,色白,兩耳黃,名黃耳。《山海經》丹熏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鼠,而兔首麋身,其音如獋犬,以其尾飛,名曰耳鼠《註》卽鼯鼠,飛生鳥也。《崔豹·古今注》狗,一名黃耳。 又蟲名。《爾雅·釋蟲》螾入耳。《疏》今蚰蜒,喜入耳者。《揚子·方言》蚰,自關而東謂之螾,或謂之入耳。 又曾孫之孫曰耳孫。《前漢·惠帝紀》內外公孫耳孫。《註》應劭曰:耳孫者,孫之孫也。去曾高遠,但耳聞之。 又《集韻》《韻會》如蒸切,音仍。《前漢·惠帝紀》耳孫。《註》晉灼曰:耳孫,孫之曾孫也。師古曰:爾雅,仍孫從己而數,是爲八葉。與晉說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又《諸侯王表》孫之子耳孫。《註》耳音仍。 又《集韻》仍拯切,仍上聲。關中河東讀耳作此音。*考證:〔《博雅》耳,馬莧也。〕 謹按原文作耳馬莧也,謹於耳上增字。
說文解字
- 《卷十二》《耳部》 ·耳
- 主聽也。象形。凡耳之屬皆從耳。而止切
English
ear; merely, only; ha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