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拼音:gòng   gōng   注音: ㄍㄨㄥˋ ㄍㄨㄥ

部首:   部外筆畫:4   總筆畫: 6

五筆86/98:AWU   倉頡:TC   鄭碼: EAO   電碼: 0364

筆順編號:122134   四角號碼: 44801   UNICODE:5171



基本字義

gòng  ㄍㄨㄥˋ
  1. 相同,一樣:~性。~同。同甘~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休戚與~。
  3. 一起,一齊:~鳴。~勉。~議。~處(chǔ)。
  4. 總計,合計:~計。總~。
  5. 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
  6. “共產黨”的簡稱。

方言集匯

  • 粵語:gung1gung6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kiung5giung3[梅縣腔]kiung5[客語拼音字匯]kiung4[客英字典]kiung5giung1giung3[寶安腔]kiung3[海陸豐腔]kiung6giung3[東莞腔]kiung3[沙頭角腔]kiung5[陸豐腔]kiung6
  • 潮州話:gang7

詳細解釋

  • gōng

〈動〉

  1. 供奉 [piously worship;offer respectfully]
    1. 不共神祗。——《國語》
    2.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左傳》
  2. 恭敬。通“恭” [respect;venerate]
    1. 共武之服。——《詩·小雅·六月》
    2. 虔共爾位。——《詩·大雅·韓奕》
    3. 公卑杞, 杞不共也。——《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4. 共承嘉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集解:“敬也。”
  3. 又如:共命(敬從命令);共勤(恭謹勤勞);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4. 供給;供應。通“供” [supply]
    1. 共其羊牲。——《周禮·羊人》
    2. 事之共給。——《國語·周語》
    3. 不能共億。——《左傳·隱公十一年》
    4.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左傳·僖公三十年》
    5. 三輔長無共張繇役之勞。——《漢書·成帝紀》
  5. 又如:共給(供給);共張(供應、置備);共待(備用);共具(用以擺設酒食的器具)
  6. 供職;奉職 [hold office]
    1. 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續資治通鑒》
  7. 姓。如:共華(春秋時人)

詞性變化

  • Gōng

〈名〉

  1. 古國名 [Gong state]。有兩個。一個在今甘肅省涇川北,另一個在今河南省 輝縣
  2. 另見 gǒng;gòng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八字部》 ·共 ·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從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氏。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又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又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又《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又《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又《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 考證:〔《禮·王制》爵人于朝,與衆共之。〕 謹照原文衆改士。

說文解字

  • 《卷三》《共部》 ·
  • 同也。從廿廾。凡共之屬皆從共。,古文共。渠用切

English

together with, all, total; to share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U2.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