繜
拼音:zūn zǔn 注音: ㄗㄨㄣ ㄗㄨㄣˇ
部首:糹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 18
簡體部首:糹 簡體部外筆畫: 12 簡體總筆畫: 18
繁體部首: 糸
五筆86/98:XUSF 倉頡: VFTWI 鄭碼:ZUFD
筆順編號:554444431253511124 四角號碼: 28946 UNICODE: 7E5C
基本字義
zūn ㄗㄨㄣˉ
- 古時婦女穿的一種褲子。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zun1[客英字典]zun1zun5[臺灣四縣腔]zun1[梅縣腔]zun1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繜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2
- 《廣韻》祖昆切《集韻》租昆切,音尊。《說文》薉貉中女子無袴,以帛爲脛室,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急就篇》禪衣蔽膝布母繜。《註》黃氏曰:江東謂鷦鷯爲布母。布母繜,繜,小衣也,猶犢鼻。 又《屈原·離騷註》總總猶繜繜,聚也。 又《集韻》茲損切。《荀子·不茍篇》不能,則恭敬繜絀,以事人。《註》繜,與撙同。絀,與黜同。謂自撙節貶損也。
說文解字
- 《卷十三》《糸部》 ·繜
- 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從糸尊聲。子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