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

拼音: xiāng   注音: ㄒㄧㄤ

部首: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17

五筆86/98:YKKE   倉頡: YRRV   鄭碼:SJER   電碼: 5980

筆順編號:41251251112213534   四角號碼: 00732   UNICODE: 8944



基本字義

xiāng   ㄒㄧㄤˉ
  1. 幫助,輔佐:~辦。~理。~助。~贊(贊助)。
  2. 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
  3. 沖上:~陵。
  4. 上舉,昂起:“臣聞交龍~首奮翼”。
  5. 高:“~岸夷涂。”
  6. 古同攘,掃除。
  7. 姓。

英漢互譯

assist   help  

方言集匯

  • 粵語:soeng1
  • 客家話:[客英字典]siong1[臺灣四縣腔]siong1[東莞腔]siong1[海陸豐腔]siong1[客語拼音字匯]xiong1[梅縣腔]siong1[陸豐腔]siong1[寶安腔]siong1

詳細解釋

  • xiāng

〈動〉

  1. (會意。據金文,“襄”是手拿農具在地里挖一個個小洞,放進種子,再蓋土。《說文》稱“解衣耕”。本義:解衣耕地)
  2. 同本義。[diveste and till]
    1. 襄,漢令:解衣耕謂之襄。——《說文》
    2. 辟地為襄。——《周書·謚法》
  3. 助理,佐治 [assist]
    1. 思日贊贊襄哉。——《書·皋謨》
    2. 必納王妃,以襄內政。——《三國演義》
  4. 又如:襄成(輔助成為);襄助(輔佐;幫助);襄事(幫助辦事);襄辦(幫助辦理);襄贊(輔佐幫助)
  5. 成就,完成 [achieve]
    1. 不克襄事。——《左傳·定公十五年》。注:“成也。”
    2. 劉院既知此事顛末,又與公同心,必能共襄大事。—— 明· 張居正《答王鑒川計貢事利害》
  6. 又如:襄事(成事);共襄義舉
  7. 仰,上舉 [rise]
    1. 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書·堯典》
    2. 以樂乘為武襄君。——《史記·趙世家》。正義:“舉也,上也。”
  8. 駕;駕車的馬 [harness;harnessing horse]
    1. 兩服上襄。——《詩·鄭風·大叔于田》
    2. 襄,駕也。——《爾雅》

詞性變化

  • xiāng

〈形〉

  1. 高的 [high]
    1. 襄岸夷涂。——《文選·張衡·西京賦》
  2. 又如:襄岸(高岸)
  • Xiāng

〈名〉古州名 [Xiang prefecture]。故治今湖北襄陽。如:襄野(楚襄王夢與巫山神女幽會的傳說);襄王之約(借指女子應約赴會事)


《康熙字典》

  • 《申集下》《衣字部》 ·襄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 〔古文〕《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湘。《說文》漢令:解衣而耕謂之襄。 又上也。《書·堯典》懷山襄陵。《註》包山上陵也。又《臯陶謨》思曰:贊贊襄哉。《疏》謂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也。 又除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襄也。 又成也。《左傳·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 又駕也。《詩·鄭風》兩服上襄。《註》上駕,馬之最良者也。又《小雅》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箋》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暮七辰,辰一移,謂之七襄。 又《史記·諡法解》辟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 又地名。《史記·高祖功臣侯表》襄平。《索隱曰》屬臨淮。《後漢·郡國志》上黨郡襄垣。 又《廣韻》州名,本楚之西津,魏置襄陽郡,西魏攺襄州,因水立名。《韻會》宋升襄陽府。 又姓。《後漢·襄楷傳註》《風俗通》曰:襄姓,楚大夫襄老之後。 《說文》作。又、。

English

aid, help, assist; undress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U4Nzc=.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