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
拼音: cuàn 注音:ㄘㄨㄢˋ
部首: 竹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6
五筆86/98: THDC 倉頡:HBUI 鄭碼: MLGZ 電碼:4647
筆順編號: 3143142511113454 四角號碼: 88732 UNICODE: 7BE1
基本字義
cuàn ㄘㄨㄢˋ
- 封建時代特指臣子奪取君位:“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盜之禍”。~位。
- 泛指奪取:“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之”。~奪。~黨。~國。~權。
英漢互譯
seize usurp
方言集匯
- 粵語:saan3
- 客家話:[海陸豐腔]con5chon1[陸豐腔]chon5[臺灣四縣腔]con5con1[寶安腔]con3con5[客英字典]con5[客語拼音字匯]con3san4
詳細解釋
簒 cuàn〈動〉
- (形聲。從竹,算聲。本義:非法地奪取)
- 同本義 [usurp;seize]
- 自關而西, 秦晉之間,凡取物而逆謂之篡。——《方言》一
- 且如人有財,見篡于盜。——王安石《原過》
- 豪民子聞難,鳩宗族僮奴百許人,欲要篡以歸。——高啟《書博雞者事》
- 又如:篡逆(用強力奪取君位的叛逆);篡取(奪取);篡事(篡奪之事)
- 特指臣子奪取君位 [usurp]
- 及王莽篡位, 歆為國師。——《漢書·劉歆傳》
- 又如:篡臣(篡奪君權之臣);篡殺(弒君而奪其位);篡弒(猶篡殺);篡絕(篡奪君位而絕其后)
- 以私意歪曲 [twist]。如:篡易
《康熙字典》
- 《未集上》《竹字部》 ·篡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 《集韻》《韻會》《正韻》初患切。逆而奪取曰篡。《爾雅·釋詁》篡,取也。《註》篡者,奪取也。《前漢·衞靑傳》靑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靑,欲殺之,其友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註》師古曰:逆取曰篡。 又弋取也。《字彙補》《揚子》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別本作篡,非。篡原字從艸,不從。
說文解字
- 《卷九》《厶部》 ·篡
- 屰而奪取曰篡。從厶算聲。初官切
English
usu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