簴
拼音:jù 注音: ㄐㄩˋ
部首:竹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19
五筆86:THAW 五筆98: THOW 倉頡:HYPC 鄭碼:MIKO 電碼: 4690
筆順編號:3143142153152243134 四角號碼:88281 UNICODE: 7C34
基本字義
jù ㄐㄩˋ
- 古代掛鐘磬的架子上的立柱。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客英字典]ki3gi3[臺灣四縣腔]ki3gi3[海陸豐腔]ki3gi3
《康熙字典》
- 《未集上》《竹字部》 ·簴 ·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3
- 《集韻》《正韻》臼許切,音巨。簨簴也。《周禮·春官》典庸器祭祀,帥其屬而設筍簴,陳庸器。 亦作虡。《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又臝者、羽者、鱗者,以爲筍簴。《釋名》所以懸鼓者,橫曰簨,縱曰虡。虡,舉也。 《廣韻》本作。天上神獸,鹿頭龍身。懸鐘之木刻飾爲之,因名曰虡。*考證:〔《周禮·春官》典庸及祭祀,帥其屬而設筍簴。〕 謹按典庸器係官名,典庸之下謹增器字。省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