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

拼音:   注音:ㄖㄨˊ

部首:   部外筆畫:14   總筆畫: 16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14   簡體總筆畫: 16

繁體部首:

五筆86/98:WFDJ   倉頡:OMBB   鄭碼:NFGL   電碼:0320

筆順編號:3214524444132522   四角號碼: 21227   UNICODE:5112



基本字義

  ㄖㄨˊ
  1. 指讀書人:~生。腐~。通~(指博識多聞的大學者)。~林(儒者之林,舊指學術界)。~雅(讀書人所具有的溫文爾雅的風貌)。
  2.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一個學派:~家。~教(即“孔教”)。~士。~術。~學。
  3. 古同懦,懦弱。

方言集匯

  • 粵語:jyu4
  • 客家話:[梅縣腔]j2[東莞腔]ji2[客語拼音字匯]yi2[臺灣四縣腔]ji2[客英字典]ji2[陸豐腔]ji3[海陸豐腔]ri2[寶安腔]ji2

詳細解釋

〈名〉

  1. (形聲。從人, 需聲。本義: 術士)
  2. 同本義。春秋時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熟悉詩書禮樂而為貴族服務的人 [scholar server]
    1. 儒,術士之稱。——《說文》
    2.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3. 能說一經者為儒生。——《論衡·超奇》
    4. 儒浩居而自順者也。——《墨子·非儒下》
    5.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禮·太宰》
    6. 儒之言優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禮記·儒行》
  3. 又如:儒師;儒仙
  4. 孔子學說(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學說,其特點是強調對孝、仁、義、禮、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實踐和修養,該學說在歷史上已成為中國大部分倫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礎 [Confucianism] 。如:儒者(研究儒家學術的人);儒林(信奉儒家的大眾或集團);儒教徒(信奉儒家學說的人); 儒化(儒家的教化);儒風(儒家承傳下來的風范); 儒門(猶儒家); 儒相(博通儒學的宰相);儒玄(儒學與玄學);儒史(儒學和史學)
  5. 儒生。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門徒、學生; 孔子學說的信徒 [Confucianist]
    1. 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雍也》
  6. 又如:儒效(儒者的效用,儒學的功效);儒素(儒者的素行);儒俠(儒生和游俠); 儒素(儒者的素質,謂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 儒吏(儒生出身的吏員); 儒先(儒生); 儒效(儒者的作用;儒學的效用); 儒流(儒士之輩)
  7. 舊時對學者或讀書人的稱呼 [scholar]
    1. 是儒墨之分也。——《荀子·禮論》
    2. 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8. 又如:儒館(文臣的居處);儒巾(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頭巾);儒戶(讀書人的戶籍);儒冠(古代儒生帶的帽子);儒俊(才智出眾的儒士);儒修(才能出眾的儒士);儒服(儒衣,古代儒者的服飾);儒官(古代掌管學務的官員或官學教師)

詞性變化

〈形〉

  1. 通“懦”。懦弱 [cowardly]
    1. 勞苦之事,則偷儒轉脫。——《荀子·脩身》
  2. 又如:儒柔,儒弱(柔弱,文弱);儒緩(柔弱,寬柔);儒懦(柔弱,不剛強)
  3. 愚昧無知的 [ignorant]
    1. 儒,愚也。——《廣雅》
  4. 通“濡”。緩慢 [slow]
    1. 儒,此言圣人之動靜、開闔、詘信、…取與之必因于時也。——《管子》
  5. 又如:儒厚(溫文厚重);儒輸(迂緩遲鈍)

《康熙字典》

  • 《子集中》《人字部》 ·儒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4
  •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襦。學者之稱。《揚子·法言》通天地人曰儒。《周禮·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又侏儒,短人也。 又侏儒,柱名,與株檽同。《韓愈·進學解》欂櫨侏儒。 又與偄同。《隸釋魯峻孟郁》儒作偄。

說文解字

  • 《卷八》《人部》 ·儒
  • 柔也。術士之偁。從人需聲。人朱切

English

Confucian scholar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Y4Nw==.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