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拼音:jǐng   注音:ㄐㄧㄥˇ

部首:   部外筆畫: 12   總筆畫: 19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12   簡體總筆畫:19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 13   繁體總筆畫:20

五筆86/98:AQKY   倉頡:TKYMR   鄭碼: ERMS   電碼: 6226

筆順編號:1223525131344111251   四角號碼: 48601   UNICODE:8B66



基本字義

jǐng   ㄐㄧㄥˇ
  1. 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戒備,告誡:~衛。~世。~告。~戒。~備。~惕。~省(xǐng )(警惕醒悟)。
  2. 需要戒備的事件或消息:~號。~報。~鐘。
  3. 感覺敏銳,見解獨到:~句。~覺(jué)。機~。
  4. 國家維持社會秩序和治安的武裝力量:~察。~士。

英漢互譯

alarm   alert   police   vigilant   warn  

方言集匯

  • 粵語:ging2
  • 客家話:[海陸豐腔]gin3[gin5][東莞腔]gin3[沙頭角腔]gin3[客英字典]gin3[梅縣腔]gin3[寶安腔]gin3[臺灣四縣腔]gin3[gin5][客語拼音字匯]gin3

詳細解釋

  • jǐng

〈動〉

  1. (會意。從言,從敬,敬亦聲。本義:戒敕)
  2. 同本義 [warn; admonish]
    1. 警,戒也。——《說文》
    2. 正歲,則以法警戒群吏。——《周禮·宰夫》
    3. 所以警眾也。——《禮記·文王世子》
    4. 乃一篇之警策。——《文賦》
    5. 今年或者大警晉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6. 以警其余。——清· 方苞《獄中雜記》
  3. 又如:警告;警勵(告誡策勵);警跡人(元代被列入盜賊戶籍的人);警鼓(報警之鼓);警動(使人警覺悚動);警新(警策動人,語意新穎);警眾(使眾人警覺);警省(警覺省悟)
  4. 戒備;防備 [outpost]
    1. 軍衛不徹,警也。——《左傳·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視);警蹕(古代為皇帝出行清道,嚴加戒備,斷絕行人);警懼(警戒恐懼);警邊(警戒邊境)
  6. 通“驚”。驚恐;驚動 [start; be frightened; surprise; shock]
    1. 節循虛而警立。——《文選·陸機·嘆逝賦》。注:“警猶驚也。”
  7. 又如:警動(驚動;驚恐);警唬(嚇唬,恐嚇)

詞性變化

  • jǐng

〈名〉

  1. 警察的簡稱 [policeman;police]。如:門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廳);警棍(警察值勤時拿的棍子);崗警;法警;路警
  2. 警報 [alarm]
    1. 盜賊之警。——宋· 蘇軾《教戰守》
    2.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 jǐng

〈形〉

  1. 敏悟 [intuitive]
    1. 太祖少機警,有權數。(少:少年。)——《三國志·武帝紀》
  2. 又如:警彗(機靈敏慧);警黠(警捷。機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語。徹悟)
  3. 文章語意新妙凝煉的 [aphoristic]。如:警句;警煉(警策精煉);警粉(警辟精粹)

《康熙字典》

  • 《酉集上》《言字部》 ·警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3
  •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說文》戒也。《玉篇》敕也。《左傳·宣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衞不徹警也。《疏》戒之至也。《周禮·天官·小宰》正歲則以灋警戒羣吏,令修宮中之職事。《註》勑戒之言。 又猶起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疏》警動衆人,令早起也。 又《廣韻》寤也。 又《廣雅》警警,不安也。 又曲名。《唐書·儀衞志》鼓吹九曲,三曰警鼓。 又通作儆。《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也。《前漢·梁孝王傳》出稱警,入言。《師古註》警者,戒肅也,,止行人也。《周禮·夏官·鄭註》作儆蹕。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警州,本定遠城。 亦通作驚。《史記·司馬相如傳》祝融驚而蹕御。《漢書》作警。 《說文》本作警。警字從攴作。

說文解字

  • 《卷三》《言部》 ·警
  • 戒也。從言從敬,敬亦聲。居影切

English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cyODI=.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