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拼音: shí   注音:ㄕˊ

部首:   部外筆畫: 0   總筆畫:2

五筆86/98: FGH   倉頡: J   鄭碼:ED   電碼: 0577

筆順編號: 12   四角號碼: 40000   UNICODE:5341



基本字義

shí   ㄕˊ
  1. 數名,九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拾代)。
  2. 表示多、久:~室九空。
  3. 表示達到頂點:~足。~成。

英漢互譯

decade   ten   topmost  

方言集匯

  • 粵語:sap6
  • 客家話:[海陸豐腔]ship8[寶安腔]sip8[沙頭角腔]sip8[東莞腔]sip8[梅縣腔]ship8[客語拼音字匯]sib6[客英字典]ship8[臺灣四縣腔]siip8[陸豐腔]ship8
  • 潮州話:zab8(tsp)「澄海」zag8(tsk)

詳細解釋

  • shí

[數]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樹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結繩記數,用一個結表示十。后來一點變成了一橫。本義:九加一的和)
  2. 同本義 [ten]
    1. 十,數之具也。—為東西,|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說文》
    2. 十是數之小成。——《左傳·僖公四年》疏
    3. 十畝之間兮。——《詩·小雅·六月》
    4. 兵也者,審于地圖,謀十官。——《管子·七法》
    5.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樸子·用刑》
    6. 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又如:十里長亭(古時設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別餞行之處);十番(合奏樂以十種樂器演奏的名稱);十牌(十戶人家。牌:門牌);十地(佛教稱菩薩修行漸近于佛的十種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語);十方地面(廟宇。佛教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廟。佛教認為“不變”為常住。寺廟是不變的,故稱);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topmost]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約數。猶言十來個 [about ten]
    1. 辱十城之虛壽,奄咸陽以取雋。——《文選·潘岳·西征賦》
  7. 特指十倍 [tenfold]。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數的第十位 [tenth]
    1. 請以趙十五城為 秦王壽。——《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9. 又如:十五刪(詩韻中上平聲第十五個韻目);十四寒(詩韻中上平聲第十四個韻目);十三元(依據《佩文詩韻》“元”字列在上平聲第十三位,故稱)

詞性變化

  • shí

〈形〉

  1. 表示多;齊全;完備 [many;full;complete]
    1. 九十其儀。——《詩·豳風·東山》
    2.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禮記·大學》
  2. 又如:十郎八當(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變五化(變化多端);十親九眷(眾多親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嬌妻美妾俱全);十數(十多;十幾,表示眾多);十蕩十決(多次沖擊均能破敵);十萬(數目。又形容數量極多);十惡五逆(種種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堯(圣人眾多);十朋(許多朋友);十有八九(絕大多數)
  3. 通“什”。雜 [miscellaneous]。如:十錦;十樣錦(有各種不同花紋的織錦)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十字部》 ·十 ·康熙筆畫:2 ·部外筆畫:0
  •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說文解字

  • 《卷三》《十部》 ·十
  • 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凡十之屬皆從十。是執切

English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czNg==.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