讙
拼音:huān 注音:ㄏㄨㄢ
部首:言 部外筆畫:17 總筆畫:24
簡體部首:言 簡體部外筆畫:17 簡體總筆畫: 24
繁體部首: 言 繁體部外筆畫:18 繁體總筆畫:25
五筆86/98:YAKY 倉頡:YRTRG 鄭碼: SEJN 電碼: 6246
筆順編號: 411125112225125132411121 四角號碼:04615 UNICODE:8B99
基本字義
huān ㄏㄨㄢˉ
- 同歡。
方言集匯
- 粵語:fun1
- 客家話:[海陸豐腔]fon1[客英字典]fon1fan1[臺灣四縣腔]fon1[陸豐腔]fon1[梅縣腔]fon1
詳細解釋
〈動〉
- 喧嘩。議論紛紛 [hubbub;noise;clamor;uproar]
- 讙,譁也。——《說文》
- 諸將盡讙。——《漢書·陳平傳》
- 以息眾讙。——《漢書·外戚傳》。注:“讙譁眾議也。”
- 則天下應之如讙。——《荀子·儒效》
- 百姓讙敖。——《荀子·讙國》
- 又如:讙敖(喧嘩鼓噪);讙嘩(眾聲呼噪);讙訟(喧鬧爭訟);讙呼(喧嘩呼叫)
詞性變化
〈形〉
- 通“歡”。喜悅 [happy;joyous]
- 言乃讙。——《書·無逸》。鄭注:“喜悅也。”
- 爭言讙呼。——《后漢書·劉盆子傳》
- 又如:讙呼(也作歡呼,歡聲爭呼);讙設(歡宴);讙然(喜悅的樣子);讙亮(歡快嘹亮)
《康熙字典》
- 《酉集上》《言字部》 ·讙 ·康熙筆畫:25 ·部外筆畫:18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說文》譁也。《廣雅》鳴也。《廣韻》諠也。《玉篇》讙嚻之聲。《禮·樂記》鼓鼙之聲讙讙以立動。《註》聞讙囂則人意動作。《史記·丞相世家》諸將盡讙。《註》譁也。《荀子·儒效篇》天下應之如讙。《註》喧也。 又喜說也。《禮·檀弓》《書》云:三年不言,言乃讙。《皓云》命令所布,人心喜悅也。 又獸名。《山海經》翼望山有獸,狀如貍,一目三尾,名曰讙。或作原。 又山名。《山海經》讙山,郁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 又國名。《山海經》讙頭國人,人面鳥喙,有翼。或曰讙朱國。 又地名。《春秋·桓三年》齊侯送姜氏于讙。《註》讙,魯地。濟北蛇丘縣西有下讙亭。 又姓。見《萬姓統譜》。 又《廣韻》況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驚呼也。一曰讙,囂貌。《揚子·方言》讓也。北燕凡相責讓曰讙。《集韻》與叩同。通作喧諠。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與懽同。 又《集韻》呼玩切,歡去聲。與喚同。或作嚾。 又葉輸旃切,扇平聲。《顏延之·哀策文》邑野淪靄,戎夏悲讙。來芳可述,往駕弗援。
說文解字
English
cheer; noise, no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