躄
拼音: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足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20
五筆86/98:NKUH 倉頡: SJRYO 鄭碼: XMSJ 電碼:6482
筆順編號:51325141431122512134 四角號碼:70801 UNICODE: 8E84
基本字義
bì ㄅㄧˋ
- 跛腳:“民家有~者,槃散行汲。”
- 〔~~〕行進不止的樣子,如“奇俊無少年,日車何~~!”
- 仆倒:“迷悶~地。”
方言集匯
- 粵語:bik1pik1
- 客家話:[海陸豐腔]pit7[客英字典]pit7[臺灣四縣腔]pit7[梅縣腔]pit7
詳細解釋
〈形〉
- 蛉懲炔荒芐兇[lame]
- 瘖聾跛躄。——《禮記·王制》
- 猶將伸傴起躄。——枚乘《七發》
- 民家有躄者。——《史記·平原君虞卿傳》。正義:“跛也。”
- 躄者見虎而不走。——《淮南子·說林》
- 躄者告盲者。——《淮南子·說山訓》
- 胝身躄步。——柳宗元《天對》
- 瘖聾跛躃。——《禮記·王制》
- 又如:躄足(跛足;瘸腿);躄步(跛行)
《康熙字典》
- 《酉集中》《足字部》 ·躄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3
- 《集韻》躃,或書作躄。《史記·平原君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呂氏春秋》重水所多尰與躄之人。
English
cripple, l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