亶

拼音: dǎn   dàn   注音:ㄉㄢˇ ㄉㄢˋ

部首: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3

五筆86/98: YLKG   倉頡: YWRM   鄭碼: SJKA   電碼: 0083

筆順編號: 4125251125111   四角號碼:00106   UNICODE:4EB6



基本字義

dǎn   ㄉㄢˇ
  1. 實在,誠然,信然。

方言集匯

  • 粵語:taan2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tan2[客英字典]tan3[臺灣四縣腔]tan3[海陸豐腔]tan3[寶安腔]tan3
  • 潮州話:多安2(黨2)dang2(táng)

詳細解釋

  • dǎn

〈形〉

  1. (形聲。本義:谷多)
  2. 同本義 [full of grains]
    1. 亶,多谷也。——《說文》
    2. 擇三有事,亶侯多藏。——《詩·小雅·十月之交》
  3. 厚道;忠實 [kind and sincere]
    1. 亶,信也;又,誠也。——《爾雅》
    2. 不實于亶。——《詩·大雅·板》
  4. 又如:亶厚(忠厚,淳厚);亶誠(真誠)
  5. 平坦;廣大 [smooth]。如:亶亶(平坦。通“坦坦”)

〈名〉姓

其它字義

  • dàn

〈副〉

  1. 通“但”。僅,只 [only]
    1. 非亶倒縣(懸)而已。——《漢書·賈誼傳》
  2. 另見 dǎn

《康熙字典》

  • 《子集上》《亠字部》 ·亶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11
  • 《唐韻》多旱切《集韻》《韻會》黨旱切《正韻》多切,音僤。信也。《書·盤庚》誕告用亶。《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儀禮·士冠禮》醮辭曰:旨酒旣淸,嘉薦亶時。《註》誠也。 又姓。東漢亶誦,善律曆。 又海外國名。《韓愈·送鄭尚書序》夷亶之州。《註》夷州,亶州,國名。 又《集韻》張連切,音鱣。屯亶,難行不進貌。《正譌》別作迍邅,非。 又與但同。《詩·小雅》擇三有事,亶侯多藏。《前漢·賈誼傳》非亶倒懸而已。《揚雄傳》亶費精神於此。 又與襢袒同。《荀子·議兵篇》路亶者也。《劉向·新序》路單,卽露袒。 又《集韻》時連切,音蟬。《山海經》有亶爰山。 又與同。《揚雄·蜀都賦》堪巖亶翔。

說文解字

  • 《卷五》《部》 ·亶
  • 多穀也。從旦聲。多旱切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多榖也。亶之本義爲多榖。故其字從。引伸之義爲厚也、信也、誠也。見釋詁、毛傳。從、且聲。多旱切。十四部。

English

sincere; real, true; truth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TgxMA==.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