饘
拼音: zhān 注音: ㄓㄢ
部首: 飠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21
簡體部首:飠 簡體部外筆畫:13 簡體總筆畫:21
繁體部首: 食 繁體部外筆畫:13 繁體總筆畫:22
五筆86: WYVG 五筆98:WVYG 倉頡:OIYWM 鄭碼: OXKA 電碼:9508
筆順編號: 344511544125251125111 四角號碼: 80716 UNICODE: 9958
基本字義
zhān ㄓㄢˉ
- 稠(粥):“~粥之食。”
- 煮或吃(稠粥):“~于是,鬻于是,以餬余口。”
方言集匯
- 粵語:zin1
- 客家話:[海陸豐腔]zhan1[客英字典]zhen1[臺灣四縣腔]zan1zen1[梅縣腔]zhan1
詳細解釋
飦 zhān〈名〉
- 稠粥[thick gruel]
- 饘,糜也。從食,亶聲。周謂之糜木,謂之饘。——《說文》。按,厚者曰饘,稀者曰粥。”
- 相謁而食麥饘。——《方言一》。注:“糜也。”
- 寧子職納橐饘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 饑饉仍臻饘蔬糊口。——崔浩《食經序》
-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 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 (正考父,春秋時魯國大夫,孔子的遠祖)。又如:饘酏(稠粥與稀粥);饘蔬(粥與蔬菜);饘食(粥);饘麋(粥)
- 泛指稀飯 [gruel;portridge]
- 饘粥之食。——《禮記·檀弓》
- 又如:饘饘(稀飯與菜湯);饘食(饘粥。都指稀飯);饘飲(稀飯與菜湯)
詞性變化
〈動〉
- 煮粥 [cook gruel;make the congee]
- 饘于是,粥于是,以饘余口。——《史記·孔子世家》
- 吃飯 [eat;have a meal]
- 野僧早饑不能饘。——黃庭堅《武昌松風閣》
《康熙字典》
- 《戌集下》《食字部》 ·饘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3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旃。《玉篇》糜也。《說文》周謂之饘,宋謂之餬。《禮·檀弓·饘粥疏》厚曰饘,希曰粥。 又《廣韻》《集韻》旨善切,音。義同。《集韻》或作餰飦。
說文解字
- 《卷五》《食部》 ·饘
- 糜也。從食亶聲。周謂之饘,宋謂之餬。諸延切
English
gr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