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拼音: 注音:ㄌㄨˊ

部首: 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 4 簡體總筆畫: 7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4 繁體總筆畫: 10

五筆86/98:AYNR 倉頡: TIS 鄭碼:EWM 電碼: 5684

筆順編號:1224513 四角號碼:44207 UNICODE:82A6



基本字義

  ㄌㄨˊ
  1. 〔~葦〕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邊,莖中空,莖可編席,亦可造紙。簡稱“蘆”,如“~花”、“~根”、“~笛”、“~席”、“~蕩”;亦簡稱葦,如“~叢”、“~塘”、“~箔”、“~蕩”。
  2. 姓。

方言集匯

  • 粵語:lou4

詳細解釋

蘆 lú〈名〉

  1. (形聲。從艸,盧聲。本義:草名。蘆菔)
  2. 蘆菔,似蕪菁。今作蘿卜 [radish]
    1. 蘆,蘆菔也。——《說文》。段注:“今之蘿卜也。”
    2. 蕪菁,共紫華者謂之蘆菔。——《方言》三
  3. 又如:蘆萉(萊菔的別名。又名蘿卜)
  4. 蘆葦 [reed],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淺水里;莖中空,可以編簾子,蓋屋頂。又名“葦子”。如:蘆汀(生長著蘆草的水邊);蘆田(清代稱在長江等河湖沿岸,只適合種植蘆葦的低洼地);蘆衣(用蘆花為絮所縫制的衣服);蘆灰(蘆葦燒成的灰。相傳女媧氏堆積蘆灰以防止泛濫的洪水)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蘆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 《集韻》與芐同。或作,非。*(蘆)《唐韻》落胡切《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又《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又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又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又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又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又《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說文解字

  • 《卷一》《艸部》 ·蘆
  • 蘆菔也。一曰薺根。從艸盧聲。落乎切

English

rushes, reeds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jA1Mw==.htm


正在查字典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