鼽
拼音: qiú 注音:ㄑㄧㄡˊ
部首: 鼻 部外筆畫: 2 總筆畫: 16
五筆86/98:THLV 倉頡:HLKN 鄭碼: NLNQ 電碼: 7866
筆順編號: 3251112512113235 四角號碼:24217 UNICODE:9F3D
基本字義
qiú ㄑㄧㄡˊ
- (鼻孔)堵塞:“使鼻~不通。”
方言集匯
- 粵語:kau4
- 客家話:[海陸豐腔]kiu2[客英字典]kiu2[臺灣四縣腔]kiu2
詳細解釋
〈動〉
- 鼻塞不通 [have a stuffy nose]。又名鼻鼽、鼽鼻、鼽水。如:鼽欬(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
- 流清鼻涕 [have a running nose]。如:鼽衄(又流鼻涕又流鼻血)
《康熙字典》
- 《亥集下》《鼻字部》 ·鼽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2
-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病寒鼻窒也。《釋名》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廣雅》鼽,病也。《禮·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
說文解字
- 《卷四》《鼻部》 ·鼽
- 病寒鼻窒也。從鼻九聲。巨鳩切
English
clogged 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