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

拼音:   注音: ㄒㄧ

部首:   部外筆畫: 8   總筆畫:11

簡體部首:   簡體部外筆畫:8   簡體總筆畫: 11

繁體部首:   繁體部外筆畫:8   繁體總筆畫: 14

五筆86/98:ASRJ   倉頡:TDHL   鄭碼:EFPD  

筆順編號:12212343312   四角號碼:44921   UNICODE: 83E5



基本字義

  ㄒㄧˉ
  1. 〔~蓂〕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可食,種子可榨油,全草可入藥,亦稱“遏藍菜”。

方言集匯

  • 粵語:sik1
  • 客家話:[海陸豐腔]sit7[客英字典]sit7[臺灣四縣腔]sit7[梅縣腔]sit7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菥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 《唐韻》先擊切,音析。《爾雅·釋草》菥蓂,大薺。《博雅》菥蓂,馬辛也。《張衡·南都賦》菥蓂芋瓜。又《集韻》相支切,音斯。《玉篇》葴菥草,似燕麥。《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茘。


字典簡體版:https://www.kuaic.com/zidian/MjM3Ng==.htm


菥的造詞

正在查字典的字